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99中文在线视频,亚洲乱码一区二区

<center id="oiowi"><dd id="oiowi"></dd></center>
  • <tbody id="oiowi"></tbody>
  • <center id="oiowi"></center>
    <dfn id="oiowi"><dl id="oiowi"></dl></dfn>
  • 2017年07月03日 來源:廣西恭城縣委宣傳部 作者:周品秋 唐燕玲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體 減小字體

      本網(wǎng)訊 廣西恭城瑤族自治縣平安鄉(xiāng)大江村,這里居住著310戶1208人瑤族同胞,這里山高路陡,由于條件限制,經(jīng)濟發(fā)展緩慢,屬于國家級貧困村。陳軍斌,2015年10月從桂林市組織部來到平安鄉(xiāng)大江瑤族村擔任第一書記。這些年來,他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組織勝任我我就就干出個名堂來的”諾言。截止到目前,他與相關單位領導一道,為大江村爭取各類扶貧資金500多萬元,該村2016年15戶64人實現(xiàn)脫貧。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來到大江村報到那天,眼前的情景至今讓他記憶猶新,村委辦公樓樓頂漏雨、墻面掉灰、衛(wèi)生極差。不善于言表的陳軍斌,只有一個想法,不在大江村干一番事業(yè),就絕不離開。既來之則安之,為解決眼前困境,他開始四處“乞討”,不久,他為村里“討”回了6.3萬元。嗣后,他開始對原辦公樓進行科學規(guī)劃,合理改造,使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真正成為凝心聚力的陣地。有了辦公場所,就要建章立制強威信。于是,他開始整頓村干部工作作風,嚴格執(zhí)行村干值班制度,解決群眾辦事無人接待的問題。針對大江情況,他從嚴從實抓好“三會一課”,興建了“大江村黨支部‘兩學一做’活動微信群”,解決大江黨員居住分散,集中學習難組織的問題。

      為掌握全村情況,這些年來,他爬山涉水深入調查走訪全村6自然屯、9個村民小組、310戶村民,把大江村現(xiàn)狀掌握完整透切。同時,與村“兩委”成員一起,立足山區(qū)特點,制定了“爭取一個項目,壯大三個產業(yè),探索一條路子”的發(fā)展思路,即努力爭取黃泥界茶葉合作社這一村級集體經(jīng)濟發(fā)展項目,壯大羅漢果、百香果、竹鼠養(yǎng)殖三個產業(yè),探索發(fā)展林下經(jīng)濟種植,并與幫扶干部一道針對每戶貧困戶制定了具體的脫貧幫扶計劃。

      “產業(yè)興則經(jīng)濟興,產業(yè)強則經(jīng)濟強”這是他常說的一句話。為了促進全村產業(yè)發(fā)展,他采取了“三馬車”齊驅辦法。一是抓項目開路。大江村是一個村級集體經(jīng)濟收入幾乎為零的“空殼村”,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他利用黃泥界茶葉合作社這一平臺,努力向財政部門爭取到自治區(qū)糧食及農林優(yōu)勢特色產業(yè)扶持資金村級集體經(jīng)濟發(fā)展項目。這一項目共劃撥資金200萬元,目前項目進展順利。二是重能人引路。“人叫人干人不信,示范帶動有說服力”。在組織部門多年的他,十分知曉注重培育致富典型產生的效果。去年以來,通過送能人參加技能培訓、鼓勵和支持能人領辦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等形式,來不斷激勵能人創(chuàng)先爭優(yōu)。目前全村參加電工、種養(yǎng)等技能培訓的青年8人,建立農民水果專業(yè)社6個。在村干部、能人黃明春的示范種植帶動下,采取“公司+能人+基地+農戶”模式,全村新增羅漢果和百香果種植面積達到200畝。在黃泥界茶場負責人周其培的帶動下,全村共發(fā)展優(yōu)質茶葉種植面積300畝,每年茶場為當?shù)乩习傩站蜆I(yè)帶來務工收入10多萬元。三是扶弱者上路。通過協(xié)調扶貧貼息貸款、爭取發(fā)展資金等形式,鼓勵有勞動力的貧困戶進行創(chuàng)業(yè)、發(fā)展產業(yè),努力把村民培養(yǎng)成產業(yè)致富能人。截止目前,已幫助51戶貧困戶協(xié)調貼息貸款169萬元用于發(fā)展種養(yǎng),幫助81戶貧困戶爭取產業(yè)幫扶資金41萬元,幫助7戶貧困戶種養(yǎng)大戶額外爭取扶持資金2.1萬元。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做實事看看”。采訪中村民瓣起手指告訴我們,第一書記來我們村后,建設好扶貧路2條2.6公里,硬化村屯路2條1000米;協(xié)調電信幫助大江村接通了寬帶網(wǎng)絡,建立起大村江寬帶模式遠程教育站點,并贈送了彩電、站點設備一批;為貧困戶周年民爭取到過水路堤建設經(jīng)費8000元。幫助黃泥界茶葉合作社爭取扶貧項目資金10萬元。群眾永遠記得,2016年9月,由于缺乏加工設備,黃泥界茶農只能眼看著茶葉在茶樹上摞荒。他得知這情況后,及時聯(lián)系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幫助收購茶農的秋茶,并指導茶農制作毛尖茶,利用這一制茶工藝縮短茶葉的加工時間,解了茶農的燃眉之急。同時,多次聯(lián)系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茶葉專家林朝賜研究員到茶場實地進行茶葉種植、加工技術指導,黃泥界茶葉種植基地被定為廣西特色作物研究院的聯(lián)系基地,林朝賜研究員也成為大江村的科技特派員。大江村還成為“中國電信互聯(lián)網(wǎng)·精準扶貧信息化幫扶示范村”;“來到村里了,就要盡自己最大努力為村民排憂解難”這是他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老源村貧困戶余發(fā)建的兒子自幼患有智力障礙,生性好動,每天都需要大人照看。兩年來,余發(fā)建一直想為兒子辦理殘疾證,但苦于不便帶兒子外出,了解這情況后,他多次奔走相關部門為其操心,并與有關部門一道,上門為貧困戶余發(fā)建兒子辦理殘疾認證,這讓余發(fā)建頗感激動。雙江口貧困戶劉元寧年過七十,妻、兒又患精神病多年,家庭生活十分困難。但由于妻子沒有身份證,無法幫助其辦理低保。針對這種情況,他和派出所同志先后兩次到劉元寧家?guī)椭淦拮优臄z身份證件照,但由于其妻子情緒激動,不配合,始終無法照得合格的身份證照。針對這兩戶情況,他積極向部領導反映,爭取市福利院醫(yī)護人員支持,同時上門接送劉元寧精神病妻子到市福利院進行免費就診治療,在有效穩(wěn)定其病情的同時,也為她照到了身份證件照,解決了其長期辦理不了身份證的問題。2016年5月的一天,得知周年民的貧困戶的房屋,因近日連下大雨刮大風,屋后的大樹倒下將其僅有的兩間泥壞房全部壓塌。得知此情況,及時向鄉(xiāng)民政辦爭取到一些臨時救助的衣物、棉被和油、米去村里看望他。到達現(xiàn)場時,周年民一家三口臨時寄宿在一個親屬的家里,我把慰問物資轉交給他,同時,自己打了200元封包表示下個人心意。沒想到他接過封包后,埋首而泣了近十分鐘。我第一次看到一個38的壯漢子在我面前哭,哭得那么動容而無助。這些年來,得知山里人土特產由于受條件限制,銷路一直不暢。他及時牽線引橋,在酒店一個大超市里專門設置了“黨旗領航·‘錦’系扶貧”的大江村土特產銷售專柜。他成了村里的土特產“送貨員”,每次進村都去貧困戶家中了解他們是否有需要銷售的土特產,然后拉到酒店超市專柜幫助銷售。在恭城動車站,經(jīng)?梢钥吹轿沂痔醾公文袋,肩挑著尼龍袋裝著的大江村民土特產趕動車。自從2017年3月設立這個銷售專柜以來,幫助貧困戶羅崇軍銷售蜂蜜30多斤,幫助貧困戶伍先德銷售土木耳200斤,幫助茶場銷售茶葉50多袋。

      談及下步在大江村還有何打算時,他告訴我們,只要組織批準,鄉(xiāng)村們挽留,我愿繼續(xù)與大江村民一道,共建大江美好藍圖。 ( 周品秋 唐燕玲)

      

    IMG_1369

    IMG_0735

    掃二維碼,手機閱讀本文
    編輯:李曉
    分享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