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融江大埔水利樞紐工程位于柳江干流融江河段的柳城縣大埔鎮(zhèn)下游約2公里,距柳州市60公里,是《柳江流域綜合利用規(guī)劃》的第八個梯級,上游與古頂梯級街接,下游為紅花梯級。壩址控制流域面積26765km2,占柳江流域總面積的45.9%,多年平均流量790m3/s,多年平均徑流量249億m3。本工程總庫容5.88億m3,正常蓄水位93.0m,為日調節(jié)水電站。
本工程由右岸發(fā)電廠房、左岸船閘、河中19孔泄洪排漂閘壩、左右岸接頭壩、升壓變電站組成。工程壩軸線長730m,最大壩高35.3m。船閘布置在河床左側,閘室有效尺寸80×8×2m(長×寬×門檻水深),可通過100t級船舶(遠期300t)。電站為河床式擋水廠房、電站裝為3臺3萬千瓦的燈泡貫流式水輪發(fā)電機組,總裝機容量9萬千瓦,年平均利用小時5000h,機組由奧地利維奧水電技術設備公司生產,設計水頭10.5m,電量由110KV輸電線路接入廣西電網。樞紐工程是一座具有發(fā)電、航運、灌溉、水產養(yǎng)殖等綜合利用效益的工程。
電站由廣西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設計,經國家計委計農經{1993}1074號文通過《關于廣西融江大埔水利樞紐工程項目建議書的批復》批準立項。
電站由廣東梅雁水電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廣西柳州市桂柳水電有限責任公司出資建設,總投資8.1億元。主體工程由廣西水電工程局和廣東省水電二局共同施工,機電安裝工程由廣東源天工程公司承擔,廣西柳州明圓監(jiān)理有限責任公司監(jiān)理。
1992年8月三通一平工程開工,1993年8月主體工程開工。由于國內配套資金和利用外資轉貸等原因,1995年5月至2000年10月工程基本停工。2000年11月復工,2002年9月利用奧地利政府貸款合同生效。2002年10月,梅雁股份公司正式控股桂柳公司。
奧地利生產的第一、第二臺水輪發(fā)電機分別于2004年5月、9月投入商業(yè)運行。
2005年1月30日第三臺機組并網發(fā)電,大埔水電站工程全部竣工。
電廠按無人值班、少人值守原則設計,全廠實現(xiàn)全自動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監(jiān)控。電廠人員包括管理、發(fā)電運行、維修、船閘運行、保衛(wèi)、后勤共38人,生產管理完全體現(xiàn)了梅雁的高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