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下午,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百色市靖西市祿峒鎮(zhèn)平江村蠶繭收購點,收購商對楊超廳蠶繭進行刷選、裝袋、最后稱重,按當前的市場價格和蠶蛹的品質,他將獲得3000多元的收益。前些年,他外出打工也獲得一些收入,但當時父母身體欠佳,小孩上學,獲得收入不夠一家5口人的開銷。自從他家種桑養(yǎng)蠶以來,他就回家加大種植規(guī)模和科學養(yǎng)殖,在2018年就順利實現(xiàn)了脫貧。平江村主要種植有百香果、指天椒、桑蠶養(yǎng)殖等經(jīng)濟農(nóng)作物。“我家種植有指天椒和種桑共30多畝,覺得種植經(jīng)濟作物,既能夠有穩(wěn)定的收入,同時還可以照顧父母和孩子,也是不錯的選擇。”楊超廳說。(黃安忠、楊進/攝影報道)
8月3日,9時許,楊超廳驅車前往30多公里外的靖西市購買4袋復混肥料。黃安忠 楊進攝
8月3日,10時,楊超廳家里請來多名親友來幫忙取出蠶繭。黃安忠 楊進攝
8月3日,楊超廳的爸爸楊華宇也加入其中。黃安忠 楊進攝
8月3日,11時,楊超廳展示他其中的一張蠶繭效果。黃安忠 楊進攝
8月3日,14時許,楊超廳把蠶繭拿去收購點去賣掉。黃安忠 楊進攝
8月3日,15時許,楊超廳在地里給桑葉施肥。黃安忠 楊進攝
8月3日,16時許,楊超廳在桑地理清理剩下的枝干。黃安忠 楊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