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99中文在线视频,亚洲乱码一区二区

<center id="oiowi"><dd id="oiowi"></dd></center>
  • <tbody id="oiowi"></tbody>
  • <center id="oiowi"></center>
    <dfn id="oiowi"><dl id="oiowi"></dl></dfn>
  • 2015年01月02日 來源:中廣網(wǎng) 作者:張托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體 減小字體

      他是一個改變了全國蔬菜市場格局的人,他是一個改寫了壽光歷史的人,他是一個把山東有名的窮縣打造成全國百強縣的人。他就是山東省壽光縣原縣委書記——王伯祥。從1986年到1991年,在任五年半的時間里,王伯祥做了三件事,把壽光菜賣遍全國,完成了對壽北的改造,使壽光工業(yè)產(chǎn)值翻了兩番。

      讓蔬菜成為壽光的名片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壽光的農(nóng)民還在延續(xù)著種菜的傳統(tǒng)。壽光縣附近還自發(fā)的形成了幾個蔬菜的交易市場,但是由于在計劃經(jīng)濟堅冰未破的時候,很多人怕搞市場經(jīng)濟會搞出事來,不肯采取相應(yīng)的改革措施。1986年,王伯祥出任壽光縣委書記,決定把蔬菜作為全縣第一要務(wù),以蔬菜市場為支點,撬動蔬菜產(chǎn)業(yè),對于大家的擔憂和質(zhì)疑,王伯祥答道:“百姓最重要!如果真有什么責任,由我一人承擔。”

      就這樣,在王伯祥的支持與努力下,壽光蔬菜批發(fā)市場的建設(shè)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從1986年始,壽光蔬菜批發(fā)市場從占地20畝擴大到今天的650畝,蔬菜批發(fā)市場年銷售額現(xiàn)已達240多億元。全國二百多個城市的飯桌上,都有了壽光菜的身影,壽光成了買全國、賣全國的“一號菜園子”。

      不過,蔬菜批發(fā)市場的成功籌建只是完成了壽光蔬菜的量的突破。更可喜的是,在王伯祥的帶領(lǐng)下,壽光蔬菜還實現(xiàn)了質(zhì)的飛躍。

      蔬菜批發(fā)市場建成后,王伯祥松了一口氣,但緊接著由于對市場估計不足,一場“白菜悲劇”讓這位書記再次感受到肩上擔子的沉重。他左思右想,認為出現(xiàn)這種悲劇的根源在于它的季節(jié)限制性太強,菜是“夏天草,冬天寶”,如果有一種辦法能在冬天也大面積種菜就好了。王伯祥的這個想法被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看在眼里,也正是王樂義解決了這個難題。

      1988年臘月,王樂義來找王伯祥。他說,東北有個韓永山,能不生爐子、不燒煤,在寒冬臘月里種菜。為了證明,王樂義拿出捎來的黃瓜。端詳著頂花帶刺、嬌翠欲滴的黃瓜,王伯祥眼中放光:“這不是黃瓜,是黃金!”

      當即,在王伯祥的一再鼓勵下,王樂義馬上跑到東北請來了專家韓永山。請來了韓永山,但建棚的六、七干元費用在當時是天文數(shù)字,賠了錢,損失誰承擔他說:“掙了算自家的,賠了縣里承擔”;三元朱村17名黨員愿意帶頭,但要砍掉正在抽纓孕籽的20畝玉米建棚,“殺青”責任誰擔當他說:“受損失的戶,縣里補償;政治責任,我來承擔。”1990年,17個棚平均創(chuàng)收3萬多元,他喜笑顏開,當即拍板在全縣推廣,王樂義、韓永山任技術(shù)指導(dǎo),自己當助手。并給王、韓二人配備了新吉普車,他依舊坐他的舊車,有人說:“伯祥書記都快成三元朱村的副書記了。”他笑言:“大棚搞成,當村民也行”。

      蔬菜大棚是王伯祥養(yǎng)的孩子,而且他是看著他一天一天長大的。大棚搞成之后,王伯祥每天一上班,做的第一件事情必定是閱讀菜市場價格和交易量報表,拿起電話調(diào)度蔬菜生產(chǎn)……

      如今,壽光的蔬菜大棚由17個變成了1991年的3.3萬個,現(xiàn)在已經(jīng)發(fā)展至46 萬個。菜農(nóng)王友德說:“我們的大棚菜能夠在零下25攝氏度生長,現(xiàn)在1畝大棚純收入都超過6萬元了。”

     1/4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掃二維碼,手機閱讀本文
    編輯:spring
    分享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