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訊 今年以來,宜州市1000多名工作隊員采取“5+2”、“白+黑”等方式,通過“四到位、四確保”措施,進村入戶扎實開展精準識別工作,為下一步推進精準扶貧工作奠定基礎。
組織領導到位,確保責任落實“零遺漏”。自10月16日開始,進一步調整工作思路和人員機構,成立16個扶貧攻堅工作組,各工作組責任包片,定點到人,各盡其責。同時,根據工作情況,召開各類精準識別會議,時常“回頭看”,核實各村民小組是否有漏戶、調查戶是否存在較大出入事項等。
宣傳引導到位,確保政策進村入戶入心。按照要求,工作隊分別到各村屯或村民小組召開宣傳動員會,層層宣傳精準識別貧困戶的意義、識別程序和要求。該市編寫精準扶貧政策信息,利用短信、微信等平臺,發(fā)送到廣大農戶手機上;將精準扶貧材料張貼在村公示欄等醒目位置,并通過遠教喇叭播放、電視臺、網絡等媒體發(fā)布,懸掛宣傳橫幅,開展“面對面”宣講宣傳等形式,確保宣傳不漏村、不漏戶、全覆蓋。目前,累計張貼和發(fā)放宣傳資料12000多份,制作橫幅226條,宣傳墻報210多塊,確保精準扶貧政策宣傳“橫向到邊、縱向到底”。
靈活服務到位,確保工作方法有效管用。入戶調查工作隊立足農村群眾生活實際,采取“群眾休息、我上班”的靈活工作法,通過晚上入戶、預約上門等形式,逐戶逐人開展入戶核查。目前,各鄉(xiāng)鎮(zhèn)黨委、政府組織精準識別工作隊、村黨組織“第一書記”、村“兩委”干部及屯黨群理事會成員、村民小組長,主動利用農戶中午和晚上農忙后回家休息的時間段,入戶調查,與戶主及其家庭成員進行座談,了解家庭情況、居住條件、生活質量,按照精準識別貧困戶評估表進行客觀評分。此外,針對農戶務工不在家的情況,采取電話預約、組長代約的形式,約定調查時間,并提前告知農戶所需準備的身份證、戶口本等相關材料,提高工作效率。
互相監(jiān)督到位,確保上下聯動督查“零差錯”。在入戶調查過程中,有些群眾有瞞報跡象,但由于有鄰居在場監(jiān)督,最終只能老老實實提供家里的實際情況。工作隊員以此為例,在開展入戶調查工作時,邀請對象戶的親友和鄰居一起參與調查,通過群眾相互監(jiān)督,確保調查的真實性。同時,各工作小組間對評估得分有爭議的項目,在工作隊內提出進行討論,并邀請群眾代表評議組對工作隊評比得分情況進行公開民主評議,最終確定得分。群眾對調查情況有異議的,堅持進行再入戶、再調查、再識別,重新核對,確保精準識別工作無差錯。
據了解,截至11月18日,該市64個貧困村12497戶農戶、145個非貧困村(社區(qū))9341戶在冊貧困戶已全數入戶調查完畢。截至目前,共有2668戶新申請貧困戶,也全部入戶調查識別完畢。
(朱昌敏 韋光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