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99中文在线视频,亚洲乱码一区二区

<center id="oiowi"><dd id="oiowi"></dd></center>
  • <tbody id="oiowi"></tbody>
  • <center id="oiowi"></center>
    <dfn id="oiowi"><dl id="oiowi"></dl></dfn>
  • 2015年04月18日 來源:廣西日報 作者:姜木蘭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體 減小字體

      廣西與東盟陸地相連,最大的區(qū)位優(yōu)勢是面向東盟。中央給廣西最新定位后,廣西正以當年舉全區(qū)之力承辦中國-東盟博覽會的熱情,為形成“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出力。

      成功舉辦11屆中國-東盟博覽會積攢的優(yōu)勢和底氣,讓廣西人面對新的發(fā)展機會當仁不讓,斗志昂揚。

      東盟各國多積極響應

      2013年9月,在古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哈薩克斯坦,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重啟這條染滿歲月風霜的滄桑古道。他倡議與歐亞各國采用創(chuàng)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2013年10月,習近平主席在訪問東盟國家時,倡導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攜手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得到了東盟國家各界的積極響應。

      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表示,越方正積極研究參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希望同中方加強農業(yè)、制造業(y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領域合作,大力開展科技、衛(wèi)生、教育、文化、環(huán)保、旅游、媒體、青年、地方交流合作,不斷增進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指出,在區(qū)域一體化加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新方以更加積極、長遠眼光發(fā)展新中合作,契合“一帶一路”建設,不斷創(chuàng)新合作理念,豐富合作內涵。

      柬埔寨首相洪森說,柬方希望借助“一帶一路”建設,拉動本國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發(fā)展,參與區(qū)域一體化進程,促進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

      馬來西亞貿工部副部長、拿督李志亮表示,中國提出的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符合東盟國家的利益,有助于推進東盟與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金融、電子商務等多方面的合作向更深層次發(fā)展。我們熱忱歡迎中國這一倡議,期待中國進一步與我們分享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各種信息,以便于東盟國家共同參與。

      印度尼西亞貿易部副部長巴尤·克利斯納穆迪表示,希望印尼和中國在海洋上能有更多合作。印尼把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作為巨大發(fā)展機遇,積極考慮加入其中。在共建過程中,中國與東盟各國應加強投資,特別是相關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如修繕道路、通道、港口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

      文萊工業(yè)與初級資源部部長葉海亞表示,文方十分看好廣西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樞紐作用。

      ……

      東盟各國的響應和表述不一而足,卻表達了互利共贏的共同心愿。中國-東盟中心秘書長馬明強表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一個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倡議,東盟國家對此反響積極。這有利于促進中國和東盟之間的合作,有利于東盟各國推動自身經濟的發(fā)展,也有利于東盟的整體發(fā)展。

      八桂大地處處涌熱潮

      將于今年9月18日至21日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共創(chuàng)海洋合作美好藍圖”為主題。中國與東盟10國共辦方表示,將按照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升級版建設的需要,辦好第十二屆東博會,使東博會在服務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中發(fā)揮更大作用。

      2014年9月16日,由廣西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已經自覺圍繞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主題,舉辦科技、環(huán)保、金融、工商等13場高層論壇,使全方位合作更加深入。東博會還圍繞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互聯互通、產業(yè)合作、海上合作、金融合作等重點領域,舉辦系列投資促進活動。

      廣西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發(fā)祥地,也是新時期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重要窗口和門戶。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積極參與、推動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廣西可謂“天時、地利、人和”,迎來跨越發(fā)展的重大歷史性機遇。以促進中國-東盟交流合作為使命的中國-東盟博覽會和商務與投資峰會,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新的使命。可以說,中國-東盟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所涵蓋的政治外交、貿易、投資、基礎設施、服務以及人文等內容和功能,中國-東盟博覽會均有涉及。

      目前,廣西上下正積極行動,奮發(fā)有為。

      廣西國際事務博覽局表示,務實推進“一路”,有機銜接“一帶”,雙路并進服務中國-東盟合作,拓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建成“一帶一路”的重要平臺和窗口,是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東博會將按照國家戰(zhàn)略的要求和廣西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需要,以開拓創(chuàng)新謀突破,以求真務實促發(fā)展,全面升級東博會服務中國與東盟國家政治外交、經貿、人文全方位合作的能力。

      南寧市作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橋頭堡城市以及“一帶一路”關鍵節(jié)點城市,表示要以“馬上就辦”的精神,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提升首位度。堅定不移地實施開放帶動戰(zhàn)略,積極對接融入國家戰(zhàn)略,緊緊扭住水運、陸路、航空以及信息網絡等重大交通基礎建設不放松,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爭取引進更多的重大產業(yè)項目、更多的世界和國內500強企業(yè)落戶南寧。

      梧州市根據自身的優(yōu)勢,抓緊落實珠江-西江經濟帶發(fā)展規(guī)劃和自治區(qū)“雙核驅動”戰(zhàn)略部署,積極銜接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和兩廣高鐵經濟帶規(guī)劃,加速“東向”與珠三角在規(guī)劃、產業(yè)、基礎設施、體制、市場和要素等方面對接,舉全市之力加快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qū)建設。

      防城港市將“邊”做足,把“海”做活,充分利用“三區(qū)”優(yōu)勢,沿企沙一級路-北部灣大道-邊海大道,將防城港邊、海優(yōu)勢集中一起,努力打造港口經濟、口岸經濟、旅游經濟、海洋經濟、互聯網經濟和生態(tài)經濟等六大經濟業(yè)態(tài),形成邊海聯動、產業(yè)集聚的經濟發(fā)展主軸,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崇左市利用得天獨厚的區(qū)位優(yōu)勢實現積極融入“一帶一路”發(fā)展戰(zhàn)略,重點發(fā)展“糖礦紅綠”四大支柱產業(yè),用產業(yè)的發(fā)展來推動陸路東盟大通道的經濟建設和南崇經濟帶8個產業(yè)園區(qū)的建設,努力使崇左成為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新高地和提升廣西沿邊開放水平的“橋頭堡”。

      玉林市表示,要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和自治區(qū)“雙核驅動、三區(qū)統籌”開放格局,必須抓好“建機場、建碼頭、接高鐵”三件大事。今年將圍繞建成“兩城市一中心”目標,科學謀劃一批事關全市長遠發(fā)展和大局的重大項目、重大工程。

      來賓市則重點推進11個西江經濟帶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建設,加快航道整治以及港口碼頭、疏港公路、沿江園區(qū)的建設,構建快速互聯互通的交通體系,打造重要通道;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鮮明的沿江產業(yè)體系,努力推動沿江城鎮(zhèn)興起,為來賓融入“一帶一路”提供產業(yè)支撐。

      廣西各地市都紛紛行動起來,各亮奇招,投身“一帶一路”建設。

      專家學者藝術家積極回應

      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得到了中外學者和專家的積極回應。新加坡歷史學者柯木林動情地說,從歷史的眼光看,海上絲綢之路是有跡可尋的。如果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帶來的是瓷器、茶葉等物質,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帶來的是一種精神,是中國向東盟和世界傳遞了和平、和諧、友誼、共同繁榮的精神和理念。廣西要借助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fā)地之一,走向世界。

      廣西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黃志勇表示,發(fā)揮“南寧渠道”在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的新作用,對于提升南寧市乃至廣西在“一帶一路”和中國-東盟戰(zhàn)略合作中的戰(zhàn)略地位與作用意義非凡。拓寬建設“南寧渠道”和積極參加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便利的交通網絡是“南寧渠道”形成和發(fā)揮作用的基本條件,也是廣西積極參與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應有之義。

      廣西區(qū)黨校教授葉;菡J為,區(qū)位優(yōu)勢、港口優(yōu)勢和政策優(yōu)勢等,為廣西參與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了現實基礎。“十二五”期間廣西不斷優(yōu)化港口建設,以建設區(qū)域性國際航運中心為目標,到2015年,廣西北部灣港將新增吞吐能力2.16億噸,總吞吐能力達到3.36億噸以上。

      著名作家東西說,東盟與廣西山水相連,習相近,性相近,文學交流的障礙少于歐美,F在是我們調整“走出去”策略的大好時機,可搭乘廣西與東盟經貿往來的順風船,爭取把更多的作品傳播出去。

      上世紀60年代,電影《劉三姐》風靡東南亞,從此種下了“劉三姐情結”。歌唱家唐佩珠說,廣西要成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門戶,其中就包括把廣西打造成為中國與東盟文化交流的樞紐、中國文化走向東盟的主力省區(qū)。各民族民歌均有其獨特的魅力。在將廣西民歌推向世界的同時,也要吸收借鑒各國優(yōu)秀的文化成果,博采眾長為我所用,促進廣西文化更大的繁榮。

    掃二維碼,手機閱讀本文
    編輯:凝望
    分享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