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99中文在线视频,亚洲乱码一区二区

<center id="oiowi"><dd id="oiowi"></dd></center>
  • <tbody id="oiowi"></tbody>
  • <center id="oiowi"></center>
    <dfn id="oiowi"><dl id="oiowi"></dl></dfn>
  • 2015年03月03日 來源:廣西日報 作者:文彩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體 減小字體

      行走南寧,文明舉動隨處可見:拾金不昧、公交讓座、順手撿垃圾、斑馬線前禮讓行人……

      大街小巷,志愿者們身影忙碌:或勸導文明出行,或陪伴孤寡老人,或幫助困難群眾……

      文明基因,已滲入市民血液,融入城市血脈。

      2月28日,壯鄉(xiāng)首府南寧又一次捧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這是該市繼2009年首獲、2011年蟬聯后第三次獲此殊榮。

      “創(chuàng)建不易,保持更難。”自治區(qū)黨委常委、南寧市委書記余遠輝表示,三獲“全國文明城市”,凝聚著每一位市民的心血和汗水,要以此為新起點,建設全新的宜居城市,打造更具活力的“花樣南寧”。

      “榮譽源于堅持創(chuàng)建惠民,引導全民參與,實現全民共享。”市長周紅波說,要使創(chuàng)建成果更加廣泛充分地惠及市民,讓市民生活更美好更幸福。

      創(chuàng)新載體惠民生,全民共享共參與

      “走盲道感覺安全,汽車和人都不會占用。”一條長達85米的嶄新盲道從社區(qū)大門鋪到盲人陶進家門口后,他從“怕出門”變“愛出門”。

      一條小盲道,體現了惠民大理念。在文明創(chuàng)建過程中,南寧市不斷創(chuàng)新載體,惠澤民生。

      “美麗南寧·整潔暢通有序大行動”“美麗南寧·清潔鄉(xiāng)村”“服務體操世錦賽文明有序提升工程”……各項創(chuàng)建活動,均指向惠民。

      “闖紅燈少了,道路干凈了,城市更可愛了。”家住建政路的李阿姨對文明創(chuàng)建盛贊有加。“美麗南寧·整潔暢通有序大行動”,鐵腕整治城市環(huán)境,加大對占道經營、交通亂象等問題的整治力度,給市民帶去了便捷舒適感。

      “以前上下班堵車太焦心,現在騎自行車方便還健身。”家住興寧區(qū)的龍先生,對南寧市的公共自行車項目稱贊有加。截至去年底,全市建成196個租賃站點,投放4000輛自行車,發(fā)放兩萬張租賃卡,日均使用5000次以上,大大便利了市民出行。

      ……

      創(chuàng)建惠民,激發(fā)了全民參與熱情。

      “‘的哥’展示了城市的文明,讓人對南寧倍覺親切。”前不久,從加拿大回來探親的周平對家鄉(xiāng)大加贊譽,他從朝陽花園打的,途經民主路、東葛路、長湖路,每過一處斑馬線,都感受到了出租車司機?堪唏R線前、禮讓行人的文明舉動。在“美麗南寧·整潔暢通有序大行動”中,全市出租車司機亦踴躍參與其中,傳遞城市文明。

      “環(huán)境美了,人的行為也更美。”經常到南湖邊散步的市民蔣新感慨,現在亂扔垃圾、踩草坪的現象少多了。這份美,源自 “美麗南寧·清潔鄉(xiāng)村”活動,南寧市設立的“城鄉(xiāng)清潔基金”,共籌措和整合資金128.2億元,其中社會捐贈2778.76萬元。全部用于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美化生活環(huán)境,去年市區(qū)空氣質量優(yōu)良率達80%。

      去年世錦賽期間,“文明出行平安回家”“熱情守規(guī)文明觀賽”等行動陸續(xù)開展。越來越多的市民學會了從小事做起,當好“城市代言人”,向不文明行為宣戰(zhàn)。市民黃榮華說,他為自己立下幾條文明“小規(guī)章”:堅持在人行道上行走、不闖紅燈、隨時拾起腳下的垃圾。

      ……

      一位位凡人,一件件善舉……市民素養(yǎng),體現了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

      于細微處巧融入,文明之風滿綠城

      “城市需要愛心!”兩年前的6月,邕寧區(qū)的市民韋瑞珍志愿加入“社區(qū)管家媽媽隊”,引導車輛擺放整齊,勸導文明出行,幫助困難群眾……成了日常工作,社區(qū)、街頭總能出現她忙碌的身影。

      “有時覺得很累,但幫助別人時,也收獲了快樂。”韋瑞珍的簡單話語道出了“能幫就幫”的南寧精神。

      “能幫就幫”是南寧最質樸名片,亦是將文明風尚巧妙融入城市管理和城市生活的生動體現。

      始于7年前,南寧市每年開展“學雷鋒·能幫就幫志愿服務滿綠城”活動。7年來,累計建立社區(qū)、公共場所、服務窗口志愿服務站和服務崗亭288個,參與志愿服務人數達50多萬,占全市總人口的8%。此外,“南寧志愿者網”注冊志愿者達30多萬。

      “能幫就幫”的南寧精神,通過廣大志愿者,迅速在市民中傳遞發(fā)酵。

      “南寧人讓人感動!南寧市讓人親切!”“能幫就幫”的南寧精神感動了外地人楊柳惠。

      去年下半年,楊柳惠的一位親戚要動大手術,但當時血庫告急,同事們得知后,二話不說伸出援手獻血,一位同事還在自家小區(qū)的群里發(fā)出求助信息,主動用車接送鄰居去血站獻血。

      揮手、呼喊,引導車輛和行人繞行……去年6月9日下午,南寧突降暴雨。東葛路29號輔道上,一位身穿雨衣的男子,冒雨守在被管涌沖開井蓋的井口前,不停地提醒過往車輛和行人。渾身濕透,卻全然不顧,一直等到市政排水工人趕來,才悄然離去。

      雨中陌生人“能幫就幫”的舉動,感動了很多人,被親切稱為“雨衣哥”。次日,一場尋找“雨衣哥”的行動在全城展開。

      “能幫就幫”的南寧精神,正延伸為“好人現象”,催盛了文明之城的文明之花。

      近3年來,各級推薦的好人好事4000多件,23人(群體)榮登“中國好人榜”。目前,全市獲全國、自治區(qū)和南寧市三級道德模范和提名獎人數分別為5人、15人和180人。

      為讓文明風尚融入市民生活,南寧市從市民生活的細微處著手,創(chuàng)新載體——

      “文明餐桌”行動,推行“放心食品”工程,倡導用道德良心做放心食品,贏得市民點贊,獲得中央文明委、商務部等多部門肯定;

      “灑掃應對”行動,引導未成年人從灑掃庭院體驗勞動,從生活禮儀學謙恭待人,覆蓋全市3000多所中小學校,成為文明創(chuàng)建品牌,在全國推廣;

      “道德講堂”活動,在南寧孔廟和青秀山風景區(qū)設“道德講堂”總堂,各地設立250多個示范點分堂,舉辦5000多場活動,吸引逾百萬人參與,引導依法行事,依德做事;

      “和諧家庭”活動,以家庭和諧促進城鄉(xiāng)社區(qū)和諧。全市90.5萬戶家庭參與其中。迄今,評出城區(qū)級以上“文明家庭”25.1萬戶,占總戶數的30.61%。

      ……

      一雙雙援手、一個個家庭……南寧人用一言一行傳遞著文明,豐富著城市文明內涵。

      制度建設強監(jiān)督,好作風引領文明風

      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市民是“文明細胞”,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則是“文明枝葉”。

      細微處巧融入,培育了“文明細胞”。“文明枝葉”的繁茂,離不開廉潔高效的政務環(huán)境、民主公平的法制環(huán)境、規(guī)范守信的市場環(huán)境。

      為此,南寧市推出了制度建設“組合拳”——

      出臺了《文明單位、文明村鎮(zhèn)管理辦法》《文明社區(qū)管理辦法》等規(guī)章制度,形成了縱到底、橫到邊、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責任鏈”。此外,還加大問責力度,推出“電視問政”等舉措,將創(chuàng)建各項工作納入考核干部“標尺”。

      “電視問政”把官員放在熒屏上,把突出問題擺在觀眾面前,問出了領導干部的責任心和敬畏感,問出了干部作風的轉變。在舉辦的14期電視問政節(jié)目中,先后有51位單位“一把手”參與問政,曝光的100多個問題全部整改落實。

      制定了《南寧市市委管理干部失信行為懲戒暫行規(guī)定》《南寧市機關事業(yè)單位及國有企業(yè)失信人員從業(yè)懲戒規(guī)定(試行)》《南寧市城市治理重點領域個人失信行為一覽表》等法規(guī)制度,在全區(qū)最早建立社會信用體系,持續(xù)公布誠信“黑名單”,讓失信者寸步難行。

      “隨地吐痰、違章停車……誰失信就列入‘黑名單’。”提到南寧市的誠信體系,不論公職人員,還是普通市民,均不敢懈怠。

      “公職人員列入失信‘黑名單’,兩年內不得參加各類評先、評優(yōu)活動,3年內不得申請住房保障;單位列入‘黑名單’,將從嚴審查其行政許可申請,兩年內不予開具稅貸通行證等。”南寧市信用辦主任賁國昌介紹,此舉改善了作風,引領了文明風氣。

      一組數據可以佐證:截至去年底,南寧市實施對公職人員失信懲戒和城市管理領域失信聯合懲戒以來,全市共有7940人因為失信受到相關懲戒,其中公職人員419人。與此同時,機動車違法率降低了14.7%,交通事故降低了12.8%,通行率提高了9.7%。

      一項項制度、一次次監(jiān)督……規(guī)范了行為,轉變了作風,引領了城市文明風尚。

    掃二維碼,手機閱讀本文
    編輯:凝望
    分享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