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精準扶貧”成了各級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何為“精準扶貧”呢這是相對而言的,精準扶貧是粗放扶貧的對稱,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qū)域環(huán)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一般來說,精準扶貧主要是就貧困居民而言的,誰貧困就扶持誰。
扶貧開發(fā),“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要瞄準扶貧對象,才能進行重點施策。如何才能“瞄”得準,是當下“精準扶貧”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傆幸恍┤擞X得,“阿公分肉”你有我也要有,把國家的扶貧政策和扶貧資金當作“唐僧肉”,扶貧資金被層層克扣挪用,扶貧對象弄虛造假等問題在很多地方都存在。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有可能是對扶貧工作不上心、工作存在紕漏,也有可能是把“救命錢”當作不義之財,造成地方爭當貧困、群眾假扮貧困的怪象。
曾經有個基層工作者反映,在進村入戶做精準識別工作時,遭到個別村民的石頭襲擊:“我是殘疾人,為什么不是貧困戶”工作人員再次到該農戶的家庭核實,發(fā)現(xiàn)他們家三層半的房子精裝豪華,新式家具樣樣齊全,有幾個勞動力,評估分數自然就高了。識別貧困戶采用綜合評分的辦法,是為了防止“富人當選,窮人落選”的現(xiàn)象,通過對農戶住房、家電、農機、機動車、飲水、用電、道路、健康、讀書、勞動力、務工、土地、種植養(yǎng)殖等方方面面進行評價,更公平、公正、公開地瞄準貧困戶。上述農戶雖然殘疾,但是他也得到了民政部門下發(fā)的殘疾補助,該家庭整體水平高,當然也不能列為貧困戶。
如何才能高效識別貧困戶,還需要狠下一番工夫。為了全面了解掌握農戶基本情況,一是要爭取見到其本人,由本人親自述說家庭基本情況,并對工作隊的調查評估進行簽字按指印;二是爭取見到鄰居,向鄰居側面打聽該農戶的家電農機、家庭成員讀書就業(yè)、健康狀況等;三是爭取見到實物,了解新舊程度,對養(yǎng)殖業(yè)和種植業(yè)要盡量親眼看到,了解其規(guī)模;四是爭取見到相關證件,對戶口本、土地證、殘疾證及相關信息憑證及相關信息等憑證,要讓農戶全部出示,確保信息真實。
為了杜絕失誤,還要巧添復核程序,對群眾提出存在疑問的貧困戶,公示前應該增添復核程序,進行二次入戶調查了解,并通過民情日記詳細記錄該農戶情況,便于在評議會上提供更全面的佐證資料,避免貧困戶“被退出”,防止富裕戶“戴窮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