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縣域經(jīng)濟網(wǎng)
廣西縣域科學(xué)發(fā)展促進會
------ 魅力樂業(yè) ------
  樂業(yè)縣位于廣西西北部,地處黔桂兩省三市(州)7縣的結(jié)合部。全縣轄4鎮(zhèn)4鄉(xiāng),有88個村民委(社區(qū)),1084個村民小組,總面積2617平方公里,總?cè)丝?6萬,居住著壯、漢、瑤、苗、布依等多個民族。縣城距百色市168公里,距首府南寧市428公里,距貴陽市330公里。樂業(yè)是匯集“老少邊山窮庫”六大特色的國家級貧困縣,同時也是“樂山、樂水……

領(lǐng)導(dǎo)言論

周武紅:將樂業(yè)打造成廣西旅游新一極 周武紅:將樂業(yè)打造成廣西旅游新一極

樂業(yè)報道

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樂業(yè)頻道 >> 文化樂業(yè) >> 文舞天下

世界天坑博物館”探奇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08-04-28 15:16:31 來源:

  被譽為"世界天坑博物館"的大石圍天坑群景區(qū)位于百色市樂業(yè)縣。目前,景區(qū)開放了大石圍天坑、羅妹蓮花洞、穿洞天坑、布柳河仙人橋等四個景點。在此景區(qū)中,游客可觀賞到世界上最古老和世界上最年輕的天坑,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原始森林和最豐富最珍稀的地下生物種類,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天然絕壁和這一絕壁上最醒目最完整的天然形成的《中國地圖》,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以及世界上蓮花盆最多最大的溶洞和世界上罕見的天然石拱橋。

  樂業(yè)大石圍天坑群在世界上的自然景觀中,具有稀少、奇特、險峻、恢弘、壯麗、秀美、生態(tài)環(huán)境獨特的旅游觀賞價值,居于世界旅游資源之首。據(jù)中外專家考證,目前世界上共有36個被列為有價值的天坑,在樂業(yè)就占據(jù)了26個,其中列入世界級的有大石圍、鄧家坨、大坨、穿洞、白洞、神木、拉洞等7個天坑。這26個天坑形態(tài)各異,大小不一,囊括了世界上天坑之精華,被譽為"世界天坑博物館","世界地下生物王國","世界頂級旅游資源",被列為"國際洞穴科研與探險基地"、"國家地質(zhì)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等。

  感受世界級特大天坑

  從縣城驅(qū)車北行20多公里,就到了世界罕見地質(zhì)奇觀---樂業(yè)喀斯特漏斗群,也就是常說的"天坑群"。當(dāng)汽車沿著盤山公路行駛的時候,便可看見一些漏斗狀的低地,低地四面全是峭壁懸崖,這就是天坑了。據(jù)導(dǎo)游說,只有四面都是絕壁的低地才可稱為"天坑",否則便只是普通的洼地而已。

  經(jīng)過幾分鐘的步行,我們就來到了大石圍天坑的中部,世界級的特大天坑就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該天坑垂直深度約為613米,東西長為600米,南北寬為420米,其容積約為0.8億立方米,天坑底部至樂峰頂1486米,至西峰觀景臺1398米,東峰至西峰的內(nèi)徑為600米。大石圍的地下原始森林面積達9.6萬平方米,為世界第一。天坑的外面邊緣形如鴨梨,由三座山峰和三個埡口構(gòu)成。周邊至坑底全部為陡峭的巖壁,南、北、西三側(cè)絕壁呈臺階狀,向內(nèi)傾斜,特別險要,東側(cè)有些地方則向外傾斜;底部呈不對稱漏斗,西邊的絕壁下有地下河天窗,整個底面也向西傾斜,在西峰絕壁下隱伏著一條地下河。人群從天坑的中部往上走,在觀景臺上可以看到一面絕壁形如休息的老鷹,鷹眼鷹嘴清晰可見,起伏的山峰好似它豐潤的羽毛,當(dāng)?shù)厝诵蜗蟮匕阉Q為"石鷹"。雖然爬到天坑的頂峰看起來比較難,但實際上并不是很費力,因為設(shè)計者在設(shè)計石階時充分考慮了現(xiàn)代人的登山能力,只上幾步臺階就是長長的石徑。站在山頂,遠遠望去,那上山的小路就像一條銀色的飄帶,彎彎曲曲,很寫意地飛舞著。

  游走穿洞天坑在原始森林里深呼吸

  穿洞天坑是樂業(yè)目前唯一可以通過溶洞步行入坑底原始森林的天坑。深入坑底,罕見人跡的原始森林才把它的全貌完全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溶洞里冬暖夏涼,氣候宜人;林中空氣非常清新,宛如天然的大氧吧;森林中林木茂盛種類繁多,奇花異草星羅棋布,人們紛紛與同心結(jié)、鴛鴦木、吉祥門等天然長成的樹木合影,將神秘的森林景色長久留在記憶中。

  穿洞天坑由六座山峰圍成,是所有天坑中峰體最多的天坑。峰體高1280-1381米,底部最低為1069米,天坑最深為312米,平均深175米,容積約1172.15萬立方米。我們順著山路依次游覽了穿洞天坑、梭形天坑和月形天坑,其中最為特別的是月形天坑,在天坑的堂式洞穴里,其頂部發(fā)育有一個小口天窗,光柱自108米高處射下,天窗一線天如一個月牙鑲嵌在洞頂,被夢幻地稱為"天使之吻",景觀奇絕。

  巧奪天工的羅妹蓮花洞

  羅妹蓮花洞長970米,分上下層,上層洞為化石洞/(干洞/,由西至東呈狹長的S形廊道狀展布。洞內(nèi)分為六大景區(qū),有59個景點,景觀以復(fù)合型為主,有高山飛瀑、石柱林、盾帳、飛禽走獸、花鳥蟲魚、漁家村寨、古樹參天、天山雪景等景致,形態(tài)各異,惟妙惟肖。

  羅妹洞以蓮花盆、穴珠和石田最具特色,洞內(nèi)蓮花盆共有200多個,盆中盆計算有600多個,最大的蓮花盆直徑達9.4米,稱為蓮花盆之王,排名世界第一,而且每一個盆看起來都像是巧手藝人造出來的,盆的高度,厚度看起來特別一樣。羅妹洞穴珠分布也較普遍,蓮花盆內(nèi)外均有分布,大者如板栗,小者似黃豆,大多呈渾圓狀。石田阡陌縱橫,綿延不斷,在斜坡上的石梯田層層疊疊,步步高升,邊壩平行洞壁蜿蜒展布,風(fēng)光旖旎。

  歡樂的布柳河

  布柳河全長9.35公里,是樂業(yè)喀斯特地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布柳河水流比較平緩,當(dāng)我們分乘橡皮艇泛于河上時,也許是美景激活了人們的快樂細(xì)胞,不停地有人唱起劉三姐的歌,每一條船上的人,都覺得潑水武器太少,水仗打得十分激烈,我們這條艇最慘,有兩個好斗分子,害得我們遭到另三條艇的圍攻,可憐的我們卻只有一個瓢。《農(nóng)民日報》的小伙子,拿著他穿上艇、已反復(fù)被浸泡的鞋,不停的嘆息:"我不知道要打水仗,我只帶了這一雙皮鞋。"

  但這位仁兄的悲哀很快就消失了,布柳河兩岸聳立著連綿不斷的美麗山峽,讓人感嘆特別不虛此行,既有小天使張開翅膀給大家賜福,又在河段的下游,讓我們看到了一座由三座大山塌陷形成的天然石拱橋,當(dāng)?shù)厝朔Q為"仙人橋"的奇觀。仙人橋高165米,寬19.2--19.4米,橋厚78米,拱孔高度為87米,跨度為177米。它橫空而出,宛如巨龍游嬉青山碧水之間,氣勢恢弘,震人心魄。一位陽朔旅行社的老總說,"當(dāng)我看到'仙人橋'的那一瞬間,我覺得這幾天的勞累都有了回報,真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太神奇了!"

責(zé)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