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廣西之 貴港
潘大林
蜿蜒東去的西江,有兩百多公里經(jīng)過貴港,這個廣西最早的行政中心、黃金水道上明珠般的城市,因了西江的便利,有著華南地區(qū)最大的內(nèi)河港口,年貨物吞吐量五千萬噸以上。客商們來來往往之間,轉(zhuǎn)運著自己的貨物,成就著自己的事業(yè),同時也品嘗著貴港的美食。
貴港河道縱橫、湖塘眾多,是有名的水鄉(xiāng),很多美食就來自水中,但真正在味蕾上給我留下水鄉(xiāng)印記的,私意以為有那么三種——
壹 蕎頭鴨——水上飄的美味
我和玉林師院的王志明老師是老朋友,多年以前,我還在玉林工作的時候,經(jīng)常相互請對方到自己家里做客。我妻子的拿手好菜有蠔油雞、釀柚皮等,而王志明的拿手菜叫蕎頭鴨。
第一次到他家,他正在廚房里忙活,留下她妻子給我們端茶續(xù)水。這讓我大為驚奇,因為我自己信奉“君子遠庖廚”,是從不近鍋臺煙火氣的。志明比我長得高大威猛,卻還有著這么一種私人愛好,實在令人欽佩。
開飯了,一大盤熱氣騰騰的菜肴端上桌來,我問叫什么菜,志明卻賣了個關(guān)子,說你別問,先試試味道如何吧。我看著那五顏六色、犖素合一的大雜燴,皺了皺眉頭,夾了一塊肉往嘴里送,先是一股新鮮的濃香直噴鼻腔,勾起了我的食欲,繼而一股輕淡的辛酸尾隨而至,刺激得唾液忍不住流出來,緊接著就有略微的鮮甜適時地慰藉了味蕾,令人在大快朵頤中連呼過癮過癮!
鴨和雞一樣,是最常見的食材。鴨的食法,似乎比雞還更多了種種可能,即如蕎頭鴨便是。蕎頭鴨的做法,主要在于多用蕎頭,多到一只鴨子至少配一斤半以上蕎頭。天吶,一斤半該是多大的量啊?一般做菜用蕎頭,只用于配料,用上十只八只就夠了,一只鴨子最多四五斤重,配上一斤半的蕎頭,不怕它們?nèi)珜Ⅷ喿拥奈兜缞Z了嗎?
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正是因為用了看似過量的蕎頭,才做出了如此與眾不同的鴨肉來。做法是先將鴨肉剁好,放在鍋里煮得半熟,將蕎頭等配料也單獨煮好,再和成一鍋,放到灶上文火慢燜,隨著時間的推移,配料的味道沁入到鴨肉之中,最后形成了這道令人驚嘆的犖菜。相似做法的,還有生姜鴨,以大量的生姜片為配料,放進鴨肉中或燜或炒,那味道于香冽中另有一份微辛,成就了另一種吃鴨的方法。
貴港還有一道叫香江燒鴨的美味,在當?shù)剡h近聞名。燒鴨雖說是很常見的菜肴,但在瓦塘鄉(xiāng)的香江村,這菜卻有著獨特的風味和悠久的歷史。香江盡管只是西江上的一個小村子,但由于依傍西江水系,在陸路交通未發(fā)展起來之前,它扼制著許多鄉(xiāng)鎮(zhèn)村落進出的交通要沖,經(jīng)常人來人往、舟車輻輳,是一方繁華之處,有“小香港”之稱。數(shù)百年前,徐霞客游貴縣曾有記載:“乘月行十里,泊于香江驛。”可見這里當年是官府驛站的所在地。
香江燒鴨是一種明爐燒鴨,香氣襲人。咬進口中,皮脆肉嫩,一股汁液溢進口腔,味道十分鮮美,在當?shù)睾苁軞g迎。當年制作者嚴守規(guī)矩,長期以來每天只限定制作若干,當天售完為止,本來可以多制作多賣錢,但他們不為錢財所動,為自己的美食定下底線和操守,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在貴港,即使是壯族同胞,也樂于將盛產(chǎn)于此的鴨子當作自己節(jié)日的點綴。每年的七月初七,是壯家隆重得跟漢族的春節(jié)相似的大節(jié),他們以白切鴨為主菜的形式,全家一起慶賀團圓,既慶祝今年的風調(diào)雨順,也預祝來年的林茂糧豐,更恭祝全家健康長壽、老少平安。到了七月十四,這中元節(jié)在貴港就成了鴨兒節(jié),家家戶戶必得殺上一只鴨子,讓全家人大快朵頤,共享季節(jié)轉(zhuǎn)換中的夏盡秋來。
也許由于貴港人酷愛吃鴨肉,他們還將鴨肉放進早餐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鴨肉粉。在主食米粉基本不變的大前提下,香脆肉嫩的鴨肉就成了可以區(qū)分異地早餐的唯一標志,F(xiàn)在,這種鴨肉粉已日漸發(fā)展成一種知名的地方小吃,至少在本地的早餐市場上已足可與外面來的南寧老友粉、柳州螺螄粉、玉林牛巴粉等相抗衡。如果你是細心的吃貨,就是在百味雜陳的南寧街頭,只要你有一定的耐心,也不難找到它的一席之地。
貳 全魚宴——水中游的美味
浩浩西江,是嶺南大地的母親河,也是八桂大地最為浩大的魚類資源庫,不知融匯了多少本地獨具特色的魚類,也不知為人們提供了多少魚類美食。
記得有一年到平南,朋友請我們?nèi)コ燥,說今晚我們十幾個人,就吃一條魚。我一下反應(yīng)不過來,說就一條魚,怎么夠吃呢?朋友狡黠一笑,說等會你就知道了。到了飯桌上,菜不斷端上來,我這才知道,那一條魚是江里的魚,是大魚,是重達十幾斤的大魚!
至于那是什么魚,我倒忘記了,只說是從江里捕撈上來的,少說也長了十年八年,都差不多成精了?腿俗拢阌幸坏罒釟怛v騰的靚湯端上,乳白色的湯汁上散著青翠的蔥花,透著淡淡的馨香。這是魚骨豆腐湯,將魚刺撈起來,再每人打上一碗湯。那湯汁濃濃的,濃得就像一碗牛奶,順著口腔緩緩流進食道里,恰如干涸的大地注進了一股清泉,甘甜、芬芳、潤澤、鮮美。正是秋老虎作惡的季節(jié),煩渴之下有了這道靚湯開頭,自然令人胃口大開。接著是一盆魚生,半透明的魚片閃爍著迷幻的光澤。本來我對魚生歷來敬而遠之,但友人說此魚生非彼魚生,它就像修煉了多年的唐僧的肉,說不定吃了它就會長生不老,你不吃,可能要后悔一輩子的。語雖笑話,卻誘發(fā)了我的膽量,我挾起一塊魚生,蘸上眾多配料,閉上眼睛放進口中,慢慢咀嚼起來。鮮嫩的魚肉在口中化去,沒有泥味,沒有腥味,有的只是淡淡的甘甜和配料的濃香,順著一口深深的呼吸,香氣頓時滲透了五臟六腑。隨著菜肴不斷端上,味道也陸續(xù)加重起來。有香味四溢的清蒸魚腩,入口即化;有滑嫩新鮮的西芹炒魚片,清脆爽口;有略帶辛辣的腐竹燜魚頭,味重甘醇;有金黃酥脆的油炸魚片,香氣四溢……直到最后,還有一道魚腸煎蛋,焦黃松脆,綿軟可口,既有雞蛋的清純,又有魚腸的甘香,整盆蛋恰如一個圓圓的句號,為那一桌全魚宴作了個圓滿的總結(jié)。
當然,西江魚吃法還有很多,令人印象特別深的,還有在平南丹竹吃過的一道石窩魚。先將魚肉、配料準備好,再上來一個燒得通紅的石窩,然后將魚肉、配料一起倒進石窩里,只聽得滋的一聲,窩里升騰起一陣霧氣,服務(wù)生連忙蓋上蓋子,就聽到里面有嗶嗶剝剝的聲音傳出來,似乎那魚片全活了,正在里面蹦跳打滾。不一會掀開窩蓋,魚片剛剛熟透,新鮮得就像秋日里剛下的一場秋雨,將大地那成熟豐足的氣息帶了出來,在四周緩緩地彌漫。
是的,潯郁大地是廣西最大的平原,廣西最大的河流耕耘其上,盛產(chǎn)著廣西最為豐足的糧食,何況這又是個豐衣足食的年代。正如年年有魚即預示著年年有余的民間習語,西江魚便成了這個年代美好生活的最好點綴。
叁 蓮藕宴——水底長的美味
水中長的東西很多,但單用一種水底長的食材做成一桌菜,似乎也就只有蓮藕了。
在沒有高速公路之前,貴港是玉林、梧州等市通往南寧的必經(jīng)和進餐之地。我對貴港蓮藕的最早印象,就源于覃塘鎮(zhèn)324國道旁的路邊飯店。早上從玉林出發(fā),到覃塘已是中午時分,一路的顛簸勞頓,乘客早已異常饑累煩渴。時為冬日,天氣寒冷,大家進得飯店,便有一大鍋熱氣騰騰的濃湯端上桌來,湯色有點渾濁,浮沉著一些看不清真實面容的東西。但大家都已饑不擇食,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打湯喝起來。一口湯下肚,大家都閉上了眼睛。那湯甜潤鮮美,有豬骨頭的犖濃,也有鮮蓮藕的清新,瞬間就將旅途所有的勞累和煩心都撫慰了。還有粉嫩的藕塊,那種粉粉肉質(zhì)和淡淡的芬芳,是在別處品嘗不到的,實在令人一食難忘。喝過湯,大家就忍不住攛掇老板,讓他務(wù)必要賣點蓮藕給大家,讓大家將這美味帶回去給親戚朋友也嘗一嘗。
其實貴港種藕的歷史相當悠久了,久得如同漢文化一般。在上個世紀羅泊灣漢墓的挖掘中,就出土有陪葬的蓮子,算來至少將近兩千年了。貴港俗稱荷城,民國年間的城區(qū)地圖上,荷塘的面積遠比街區(qū)的面積大多了。迄今城區(qū)還保留著諸多荷塘的名稱:井塘、汕塘、圣塘、路云塘、紅泥塘、牛皮塘、石羊塘、十三塘……令人不難想見當年“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盛況。上個世紀60年代,有羊城晚報記者到貴縣來,回去寫了一篇文章刊于報上,極力稱贊貴縣的荷城風貌,讓荷城印象更加深入人心。
貴港人在愛荷、種荷、賞荷的過程中,也對吃蓮藕作了潛心的研究和開發(fā),形成了一條龍的全藕宴。筒骨蓮藕湯當然是打頭陣的,接著可能是一道荷塘八寶,其中放有蓮藕和鮑魚、鳳爪、豬手和海螺片,鮑魚的滑嫩、鳳爪的香脆、豬手的溫軟、海螺的鮮甜,這種海陸空的大雜燴讓你在一盤之中就品嘗到了多種風味,令人印象殊深。再接下來是荷塘月色,這道因了貴港景致而得的菜名,在油靚的燒鴨片之下,覆蓋著甜潤的蓮藕片,犖素結(jié)合,色香俱美。菜式接連不斷地上來:紅蓮鮮鮑藕盞,那精美的菜形做工,使人看著就不怎么忍心下箸。金沙蓮藕骨,聽名字,讓人誤以為其中一定有豬骨頭,其實沒有,有的只是五花肉、蓮藕加面包,這已是主副食一齊上陣的意思了。金盞蝦仁藕帶,一個個用面食做就的小托盤裝著蝦仁藕片,讓人一望就勾起了強烈的食欲。老水蓮藕,用了糯米、綠豆釀進蓮藕的藕眼之中,構(gòu)成一個個別致的圖案,中間再放一朵鮮艷欲滴的蓮花,簡直就是一件藝術(shù)品。蓮心魚米,載體是兩節(jié)挖空一半的蓮藕,就像兩艘小船,滿載著豐收的蓮米,揚帆駛向遠方。龍戲蓮藕珠,十數(shù)只白色湯匙圍著擺放在菜盤周邊,每只湯匙里放了一只蝦仁,就像群龍在繞著中心跳舞。五香秋蓮扣,用扣肉卷成肉卷,擺放在蓮藕筒里,做成精美的“茶具”一套。當然,以蓮藕末做成的藕餅是不能少的,這道菜可謂老少咸宜,嫩紅色的藕餅中間點綴著蓮子,周遭擺著一圈白色的豆腐片,真如一盤向著太陽熱烈地開放的向日葵。還有千層蓮藕酥、酥炸藕合、泰汁藕餅、鳳尾藕丸、香煎蓮藕糕、蓮藕雞蛋酥、鹽煎蓮籽豆腐皇……一道接著一道,菜名多得你都數(shù)不過來,最后只能是見好就收,吃飽為止。吃過之后,還要回味無窮地想,什么時候能再來一頓這風味獨特的全藕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