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在廣西南丹,一名婦女在展示全手工制作的織繡“美麗的金鳳凰”。
廣西瑤繡歷史悠久,多在黑、深藍或青藍布底上,用紅、白、黃、綠、橙等色絲線,以錯針繡等多種技法,繡出豐富的花紋,既有簡單的幾何圖案,也有彩蝶雙飛、游魚戲水等紛繁形象,全部由手工制作,色彩鮮艷而雅樸,構(gòu)圖明晰而多變,不僅暢銷國內(nèi)和東南亞,也越來越多地受到歐洲消費者的喜愛。
8月30日,廣西南丹白褲瑤刺繡廠的針織女工在制作瑤繡。
這是一幅即將出口法國的瑤繡(8月30日攝)。
8月30日,在廣西南丹,一名婦女在展示全手工制作的織繡“美麗的金鳳凰”。
廣西瑤繡歷史悠久,多在黑、深藍或青藍布底上,用紅、白、黃、綠、橙等色絲線,以錯針繡等多種技法,繡出豐富的花紋,既有簡單的幾何圖案,也有彩蝶雙飛、游魚戲水等紛繁形象,全部由手工制作,色彩鮮艷而雅樸,構(gòu)圖明晰而多變,不僅暢銷國內(nèi)和東南亞,也越來越多地受到歐洲消費者的喜愛。
8月30日,廣西南丹白褲瑤刺繡廠的針織女工在制作瑤繡。
這是一幅即將出口法國的瑤繡(8月30日攝)。
 仙琴是寧明縣壯族人使用的一種彈撥類樂器, 彈仙琴,在寧明叫“唱仙”、“做仙”, 壯語稱為“鼎!,是一種流傳于寧明縣各鄉(xiāng)鎮(zhèn)的民間傳統(tǒng)習俗,寓意求神保佑平安,消災除害,預兆豐年,現(xiàn)今已逐漸發(fā)展成娛樂性的民俗文化活動! 詳細】
當日是2021年元旦,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舉辦“脫貧感黨恩·奮進新起點”主題活動,10多堂蘆笙隊1000多名苗族群眾,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歡聚一堂,吹蘆笙、踩堂、跳苗舞,慶祝脫貧,歡度元旦。為1月1 【詳細】
11月8日,在廣西羅城民族文化廣場,仫佬族同胞舞動草龍參加民俗巡游(圖1)! ‘斎眨瑥V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舉行電商大集暨第四屆仫佬族依飯文化旅游節(jié)。各族同胞身著節(jié)日盛裝,歡聚一堂,載歌載舞,歡慶仫佬族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