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訊(記者 朱柳融)“新年來到新氣象,祝你老少身健康;祝你財源通四海,錢財要用麻袋裝。”中國農歷雞年春節(jié)期間,廣西山歌網(wǎng)絡紅人“武宣婆”郭秀蓮錄制的山歌拜年視頻,在廣西人微信朋友圈里傳播,成為不少人拜年的新方式。
2月7日下午,記者在廣西柳州市魚峰山公園見到郭秀蓮時,她身著玫紅色的壯族服飾,被山歌迷層層圍在中間。“歡慶新春好熱鬧,美麗柳州歌如潮;文化產業(yè)搞得好,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郭秀蓮唱完這段山歌,獲得歌迷們的陣陣掌聲。
相傳魚峰山是歌仙劉三姐傳歌和騎魚升天之地,這里自然形成了歌圩,各路山歌手每天匯集于此引吭高歌。流傳于民間千年的壯族山歌,通過口傳心授,代代相傳至今。廣西素有“歌海”之稱,舊時以歌會友、“倚歌擇配”是壯族青年傳統(tǒng)社交方式。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山歌逐漸失去“戀愛媒介”的功能,卻通過社交平臺與年輕人重新建立了連接。
2010年6月,在柳州市魚峰歌圩,柳州一男子以詼諧幽默的山歌“挑逗”她,郭秀蓮立刻以辛辣、犀利的山歌回敬,引得觀眾哈哈大笑。該段對歌被人錄制后上傳到網(wǎng)絡,起名為“武宣婆大戰(zhàn)柳州老鬼”后獲得數(shù)十家網(wǎng)站轉載,千萬人點擊。
隨后該段視頻在微信上廣泛傳播,獲得大批年輕人轉發(fā),使得今年56歲的廣西武宣縣農婦郭秀蓮成為擁有百萬粉絲的網(wǎng)絡紅人。
在“70后”的梁先生心里,郭秀蓮是他喜歡上山歌的“啟蒙”。“之前一直在網(wǎng)絡上聽武宣婆唱山歌,今天路過公園遠遠聽到她的歌聲,就循聲而來。”梁先生表示,看了郭秀蓮唱山歌的視頻后,他才知道山歌竟然這么有趣、通俗易懂,“從此我就喜歡上了山歌,偶爾還會和人在微信、QQ等社交平臺對山歌。”
在社交平臺上走紅的郭秀蓮,2016年也學會使用微信,將微信昵稱設為“武宣婆——網(wǎng)絡紅人郭秀蓮”。“現(xiàn)在加了近200名歌迷為好友,還有幾百人想要加我,但是我擔心應付不過來。”郭秀蓮介紹,許多歌迷會給她文字或語音,通過微信對山歌。
前述的拜年視頻,郭秀蓮表示是在山歌迷的“要求”下錄制的。“過年時,很多歌迷在微信上給我留言叫我唱山歌。于是我在大年初一(1月27日)錄制了拜年視頻。”郭秀蓮表示,通過微信,歌迷可以隨時隨地聽她唱山歌。
在現(xiàn)實生活中,郭秀蓮也受到許多年輕人的追捧。成為網(wǎng)絡紅人后,郭秀蓮演出不斷,節(jié)慶活動時常受邀到廣西各地和四方山歌手斗唱、表演。“‘武宣婆大戰(zhàn)柳州老鬼’山歌視頻帶給很多人快樂,讓許多年輕觀眾不僅聽山歌,還喜歡上這一壯族傳統(tǒng)文化。”郭秀蓮介紹,表演時,不斷有年輕人要求合影,“感覺自己好像明星一樣”。
從大年初三(1月30日)至今,郭秀蓮每天都在魚峰山公園唱山歌,廣西玉林市、廣東深圳市等地的觀眾慕名前來。來自深圳的女孩韋葦,一看到郭秀蓮就說“原來你就是‘武宣婆’”,興奮地和郭秀蓮的合影,還將圖片發(fā)到朋友圈,附上了“山歌好比春江水”的文字。
對于年輕觀眾對自己的喜愛,郭秀蓮表示,不僅是因為“武宣婆大戰(zhàn)柳州老鬼”接地氣、詼諧有趣,還因為她與時俱進使用年輕人喜歡的微信等方式,進行山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