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家政“大篷車”開進“三月三”歌坡節(jié)會場、“春風行動”招聘會,開進村屯社區(qū),以現實榜樣現身說法并發(fā)放宣傳資料——在廣西,越來越多的農村貧困婦女足不出村,就能得到免費家政培訓。昨日記者從在邕舉行的廣西“產業(yè)到家 牽手媽媽”巾幗脫貧行動工作會議上獲悉,作為增強巾幗家政聯盟服務能力的一個重要舉措,廣西婦聯把家政“大篷車”開進農村,不僅就地幫助貧困婦女掌握一技之長,還促進她們轉變觀念并落實就業(yè)。
家政作為新興的朝陽產業(yè),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市場愈加廣闊,但和其他行業(yè)相比,家政服務行業(yè)準入門檻低,中介市場良莠不齊、魚龍混雜,而且雇傭雙方的權益和安全都無法得到保障。
近年來,廣西婦聯持續(xù)推動巾幗家政行業(yè)發(fā)展,起點高,實效強。廣西婦聯主席王革冰表示,家庭服務社會化、專業(yè)化已成為一種需求。
2014年,廣西婦聯在多次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牽頭成立了一個以女性為主的家政企業(yè)組成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廣西金繡球巾幗家政服務聯盟”,首批會員單位40家,并形成了“專業(yè)、責任、誠信、友善”的聯盟精神。
在充分調研了解婦女脫貧需求的基礎上,2015年廣西婦聯組織開展“金繡球巾幗家政服務聯盟進村(社區(qū))”和“家政培訓大篷車進村(社區(qū))”兩大主題活動,把免費家政培訓和家政服務送到了農村婦女家門口。
“看一看、試一試,感覺自己也能行。”越來越多的婦女加入培訓行列。年齡、文化、接受水平不同,想法不同,需求不同,“大篷車” 應需求定制貼心培訓“菜單”:年紀稍小、文化程度稍高的,可以參加育嬰師、早教項目的培訓;年齡稍大、文化程度稍低的,可以學習保潔、養(yǎng)老護理;有烹飪特長的可以參加烹調師、配餐員培訓。貼合實際的培訓,既讓她們看得見、學得會、感受深,又減輕了外出培訓難以兼顧家庭及食宿等經濟負擔,在村屯、社區(qū)就可以享受到培訓考證、推薦就業(yè)一條龍服務。
據統計,2015年至今,廣西巾幗家政培訓“大篷車”進村(社區(qū))350多個,開展活動 420多場,向10萬多名群眾進行了家政宣傳,培訓學員3萬多人次。
“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我們認為關鍵在脫貧攻堅,重點在母親,通過家政培訓上崗,最基礎的家政員一年收入達到3萬元,月嫂收入就更高了,真正地實現了一人上崗、全家脫貧。”王革冰表示,目前,深化家政培訓“大篷車”進村(社區(qū))活動已作為一個重要內容列入廣西“產業(yè)到家 牽手媽媽”巾幗脫貧行動。“十三五”期間,廣西婦聯將以5000個貧困村為主戰(zhàn)場,實行“掛圖作戰(zhàn)”,“大篷車”開進一個村、圈劃一個村,培訓一個人、登記一個人,有步驟、有重點地實現貧困村婦女“應訓盡訓”,實現家政服務“上崗一人、脫貧一家”。
又訊(記者李靜 通訊員鄧惟)近日,由青秀區(qū)婦聯及伶俐鎮(zhèn)黨委、政府聯合舉辦的 “產業(yè)到家 牽手媽媽”鄉(xiāng)村旅游禮儀培訓暨巾幗脫貧行動啟動儀式在伶俐鎮(zhèn)舉行。青秀區(qū)婦聯將以“婦女之家”“兒童之家”為平臺,開展種養(yǎng)殖、鄉(xiāng)村旅游、家政服務、手工編織、農村電商等培訓項目,通過產業(yè)幫扶實現脫貧。伶俐鎮(zhèn)將借助“創(chuàng)特色旅游名鎮(zhèn)”的東風,落實巾幗脫貧行動,引導幫助廣大貧困婦女樹立脫貧志向,依靠自身努力脫貧致富,進一步推動落實貧困婦女精準脫貧工作。
啟動儀式后,禮儀培訓講師唐榮理通過生動的互動教學為在場婦女進行了鄉(xiāng)村旅游禮儀指導培訓。當天,青秀區(qū)婦聯還慰問了精準扶貧掛點村石塘村李維維等4名貧困婦女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