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99中文在线视频,亚洲乱码一区二区

<center id="oiowi"><dd id="oiowi"></dd></center>
  • <tbody id="oiowi"></tbody>
  • <center id="oiowi"></center>
    <dfn id="oiowi"><dl id="oiowi"></dl></dfn>
  • 2014年08月12日 來源:廣西日報 作者:記者 唐群峰 通訊員 謝勝林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體 減小字體

      坐在玉林市玉州區(qū)仁東鎮(zhèn)石地村新村委樓的大門口,53歲的村支書羅承賢安靜地凝視著寬闊嶄新的村廣場——舞臺、球場、健身器材、石橋、楊柳荷塘,陷入了回憶。

      12年前,當走南闖北販運農產(chǎn)品的經(jīng)濟能人羅承賢上任石地村村支書時,他看到的是一個“沒有希望”的國家級貧困村:村容破敗、交通閉塞,還欠有大筆債務。

      他拿出一張舊照片,那是眼前村廣場位置的舊景象,四處都是豬圈牛欄及頹敗的泥房,“空氣中飄著濃烈的糞臭味”!

      “一切都變了!但還不夠!”他說,“再過幾年,石地村還要再變個樣!”

      臨危受命

      聊起以前闖蕩的歲月,羅承賢便神采飛揚。他身材微胖,說話干脆爽朗,兩眼炯炯有神,一種精明能干的氣質寫在臉上。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他便成為了一名走在時代前沿的“倒爺”。他在本地大量收購西紅柿,然后裝火車運往北方。后來他又陸續(xù)做過其他各種生意。1999年,村里的運營已接近山窮水盡的地步,年年入不敷出,欠債4萬多元。同時村里建設陷入停滯,公共區(qū)域臟亂不堪。村民們則情緒消沉,看不到希望。作為村里事業(yè)有成的能人,羅承賢臨危受命,成為了村主任,3年后成為村支書。

      這時的石地村,交通阻塞,全村僅有一條不足一米寬的泥路通向外面世界,小車無法進入。

      村里土地資源緊缺,經(jīng)濟結構單一,3400多人的絕大部分農業(yè)收入就來自那一點水稻。村民經(jīng)濟意識薄弱,無任何企業(yè)和其他產(chǎn)業(yè)。

      面對這如一潭死水般的經(jīng)濟狀況,羅承賢沒有退卻。他說:“帶領全村人致富過上好日子,比一個人發(fā)財重要多了。”

      舊村新顏

      相對于許多經(jīng)濟發(fā)達的美麗新農村來說,眼前的石地村或許顯得過于普通。但對于石地村村民來說,眼前的一切已然不同。

      村委樓旁邊是一棟三層帶琉璃瓦的綜合樓,小樓門口是一個1.5畝的荷花池,夏風吹過,飄來陣陣清香。而原來,這里只是一個爛泥塘。建樓資金是羅承賢從國家相關扶貧項目中爭取而來。一樓是村衛(wèi)生室和日用品超市,樓上是老年活動中心和休閑活動場所。

      新的村委樓其實也只是一棟普通的三層水泥房,卻是羅承賢帶領村干部們從牙縫里省下錢建起來的。屬于村集體經(jīng)濟的70畝土地,成為村委收入的主要來源。羅承賢將其中一部分租給一個老板辦紅磚廠,從而獲得了租金收入。本來按照國家規(guī)定,這部分收入的5%可以作為獎金發(fā)放給村干部,但羅承賢一分未動,全部存在集體賬戶。多年過后,才全部拿出來,建起了村委樓。

      村口一座嶄新的教學樓也正在興建。該項目羅承賢爭取到教育部門的200萬元,預計今年11月份就可竣工,建成后學?扇菁{學生400多名。除教學樓外還有一排嶄新的老師住房。“孩子們是村里的未來。教育是百年大計。”羅承賢說。

      全村的交通狀況、飲水狀況、灌溉水渠等基礎設施也發(fā)生了巨變。近年來,在羅承賢的努力下,石地村一共修建了6條鄉(xiāng)村水泥路。他還爭取上級撥款300多萬元修建了1.9公里長的三面光水渠。2011年,他更是爭取到上級撥款200多萬元,建設了覆蓋全村的自來水管道。

      產(chǎn)業(yè)變革

      盡管村里的硬件設施有了極大的改善,但生意人出身的羅承賢心里清楚: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的變革才能摘掉村里的貧困帽,才能真正改變全村人的生存狀況。

      他認真審視了本村的狀況,思考著發(fā)展路徑:雖然以水稻種植為主,但水資源相對豐富,道路通暢后離玉林市區(qū)不算遠,可以引進規(guī)模種植基地,發(fā)展現(xiàn)代農業(yè),提升土地價值。

      在2012年,他發(fā)動村民進行集體土地流轉,出租250畝水田,引進了“綠一蔬菜基地”。村民們不僅能拿到幾乎相當于自己種植水稻收入的租金,還能經(jīng)常到蔬菜基地務工,月均收入1000元到1500元。不僅如此,該基地還輻射帶動了200多戶人家搞蔬菜種植,提高了農民收入。據(jù)統(tǒng)計,引進該基地后,村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了900元。

      嘗到甜頭后,今年年初,在羅承賢的運作下,又集體流轉100畝土地引進了一家火龍果種植基地。

      對于村里的未來,羅承賢還有更多的想法。隔壁不遠處的大路村村民通過土地成片整治項目住上了成排的別墅樓,這令他心癢不已。他說:“石地村遲早有一天也要變得那么漂亮!”

    掃二維碼,手機閱讀本文
    編輯:spring
    分享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