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田林縣通過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創(chuàng)新機制,統(tǒng)籌各方面資源購買和幫助銷售扶貧產品,速解農產品“滯銷”難題,讓貧困群眾增收致富有門路、有奔頭。
一、“三專”活動保銷售
一是“專柜”活動顯成效。田林縣大力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建設消費扶貧專柜,引導愛心人士就近購買扶貧產品。目前,田林縣百鄉(xiāng)拾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廣西田林縣鑫福源山茶油開發(fā)有限公司、田林縣涼子小院農副產品店等12家企業(yè)參與消費扶貧專柜專項試點建設,建成12個以上試點專柜并正式運營,展示八渡筍、姬松茸、山茶油、山楂片、黑木耳、香菇、生蜂蜜、野生靈芝等50多個品種扶貧產品,實現扶貧產品銷售額2682萬元。
二是“專館”活動促增收。田林縣組織田林縣百鄉(xiāng)拾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企業(yè),精選25種地方扶貧特色農產品到百色扶貧產品展示館參加特色農產品展示,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便捷的購買平臺,有力解決扶貧產品“賣難買貴”的突出問題,更好地推動“產品變商品”、“收成變收入”。
三是“專區(qū)”活動固品牌。田林縣以主要電商平臺和大型商貿流通企業(yè)為主體,動員田林縣康之源食品配送有限公司等四家企業(yè)線上線下設立消費扶貧專區(qū),打造和提升田林公共區(qū)域品牌和扶貧產品的知名度,助力扶貧產品宣傳、展示和銷售,使田林特色產品走向全國。目前,田林縣通過設立消費扶貧專區(qū),實現特色扶貧產品總銷售額516萬元。
二、“線上+線下”解滯銷難題
一是“扶貧832”平臺有實效。田林縣組織田林縣凱斯特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廣西田林縣鑫福源山茶油開發(fā)有限公司2家企業(yè)供應商入駐“扶貧832”平臺,上架八渡筍、山茶油、食用菌等37種認定特色扶貧產品,完成產品交易總額157.67萬元。
二是“工會消費+貧困戶”模式助脫貧。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抗疫情促消費助脫貧”活動,廣泛動員全縣186個基層工會9000多名會員參與消費扶貧,優(yōu)先購買貧困地區(qū)農產品。目前,田林縣利用工會經費進行消費扶貧金額220.5萬元,占各基層工會年度福利支出總額的50%以上。其中,在中國社會扶貧網廣西特色館購買特別消費劵進行消費的合計31.5萬元。
三、粵桂扶貧協(xié)作拓市場
8月28日,田林縣精心組織具有代表性的優(yōu)質企業(yè)攜特色農產品到廣東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農產品交易市場參加由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政府、廣東省政府主辦的2020年粵桂扶貧協(xié)作消費扶貧對接活動暨第18屆廣西名特優(yōu)農產品(廣州)交易會,充分借助粵桂扶貧協(xié)作機制,拓寬田林特色農產品銷售市場,并通過消費扶貧模式大力推進田林扶貧農產品銷往粵港澳大灣區(qū)。據悉,近年來田林縣依托深圳對口幫扶契機開展消費扶貧實現銷售額2734.35萬元,依托中國電信集團網商平臺通過線上渠道開展消費扶貧實現銷售額3205.485萬元,助力田林打贏脫貧攻堅農產品銷售戰(zhàn)。
責任編輯:蔣美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