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經種了20畝,接下來我們還要擴種10畝。”4月18日,柳州市魚峰區(qū)白沙鎮(zhèn)水山村嶺一屯貧困戶覃美玉夫妻倆在護理自家油茶林時,說出了下一步的打算。
水山村是魚峰區(qū)的貧困村之一。該村位于三柏嶺林場深處,擁有林地2萬多畝。這里很早就有種植油茶的基礎,至今在稍微偏遠的地方還保留有一些古茶樹和榨油坊。由于產量低,再加上其他產業(yè)沖擊,茶林逐漸被桉樹取代。
為加快脫貧致富的步伐,水山村扶貧工作隊積極宣傳退桉種茶政策,并以覃美玉等幾戶村民為典型開展示范,目前已種下油茶林100多畝。“除了貧困戶,下一步我們還將在集體經濟上做文章,爭取再開發(fā)一片,通過引領示范逐步由油茶、竹筍等產業(yè)替代桉樹產業(yè)。”水山村第一書記賀青華說。
據了解,魚峰區(qū)今年實施“萬畝還林”工程,大力推廣油茶、竹筍等特色林木種植,并調整了以獎代補政策門檻,給予每畝600-1500元不等的補助。同時明確,貧困戶在3月31日前發(fā)展并完成驗收的產業(yè),獎補標準在原定單位補助標準基礎上增加50%的補助;在4月1日到6月30日期間發(fā)展并完成驗收的,獎補標準在原定單位補助標準基礎上增加30%的補助。政策的出臺極大激發(fā)了貧困戶種植的積極性,截至目前,白沙、里雍兩鎮(zhèn)竹筍、油茶種植面積達2500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