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清澈甘甜的紅水河水成功引上險峻的東山,涓涓細流直抵群眾家中,困擾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東山鄉(xiāng)群眾千年的“水愁”迎刃而解。
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東山鄉(xiāng)山多地少,地表無河,千年缺水。從徒步挑水到鑿石蓄水,從修建地頭水柜到普及家庭水柜,多少年來,祖祖輩輩東山人向“水”而戰(zhàn),但“望天喝水”代代依舊,東山之水始終不來。
2010年2月,巴馬縣實施由政府提供免費水泥和3000元工錢的惠民政策,東山大地興起修建家庭水柜熱潮,不到一年的時間,一萬多個60立方米大小的家庭水柜遍布東山。但每逢旱季,東山大地依然“喊渴”,“望天喝水”還是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東山是紅色革命老區(qū),又是瑤族同胞聚居地,脫貧攻堅豈能落下東山人?”河池市委常委、巴馬縣委書記王軍為東山“雄起”鼓勁,“砸鍋賣鐵也要干成這件千年難事,讓東山群眾盡早喝上放心水。”經(jīng)過反復調研,多番論證,決定引紅水河的水進東山。
今年9月,總投資6829.44萬元的東山鄉(xiāng)供水工程正式動工,三個月的時間,5座泵站、2座高位水池、1個水廠順利建成。整個供水工程提水揚程為525米,最高落差為744.6米,輸水管網(wǎng)長達256公里,成功地將紅水河水引上“弄中千方高位水池”,再分流到各村屯的調節(jié)水池,最后流進東山鄉(xiāng)的千家萬戶,解決了東山鄉(xiāng)卡橋、江團等7個村,以及大化瑤族自治縣北景鎮(zhèn)弄冠村16335人的千年飲水難題。
12月28日,廣西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東山鄉(xiāng)供水工程正式通水。
12月28日,廣西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東山鄉(xiāng)巴優(yōu)瑤寨的村民在品嘗甘甜的自來水。
12月28日,廣西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東山鄉(xiāng)中心小學的老師和學生們同飲甘甜的自來水。
12月28日拍攝的縱橫在廣西河池市巴馬瑤族自治縣東山鄉(xiāng)崇山峻嶺間的供水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