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99中文在线视频,亚洲乱码一区二区

<center id="oiowi"><dd id="oiowi"></dd></center>
  • <tbody id="oiowi"></tbody>
  • <center id="oiowi"></center>
    <dfn id="oiowi"><dl id="oiowi"></dl></dfn>
  • 2018年05月30日 來源:廣西新聞網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體 減小字體

      扶綏5月27日訊(記者 劉帥龍 潘錦才 見習記者 金凱樂)巍巍筆架山,悠悠左江河。扶綏,隸屬崇左市。靈性的山河,造就了扶綏縣這座鐘靈毓秀的寶地。這里,水土富硒,是難得一遇的自然寶庫;這里,更是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廣西歷史名茶——姑遼茶的故鄉(xiāng)。

      因循大自然慷慨的饋贈,扶綏縣政府發(fā)揮地緣優(yōu)勢推進“一村一品”建設,積極帶動各村打造獨有品牌。東門土雞、板包香糯、富硒大米……不斷統(tǒng)一、規(guī)范化的種養(yǎng)流程,使得產品質量產生了質的飛躍,隨著一個個品牌商標的成功注冊,越來越多的村享受到了銷路大開帶來的紅利。2017年度,扶綏縣11個村脫貧摘帽,3620人成功脫貧。脫貧攻堅,扶綏縣正揚起風帆,大步前行。

      “‘一村一品’就是引導每村因地制宜打造特色產業(yè),并且為特色產業(yè)注冊商標,從而提升特色產業(yè)的品牌價值,促使貧困戶脫貧致富。”扶綏縣扶貧辦副主任韋彩武介紹說,“目前包括姑遼茶、富硒大米等已有8個村成功注冊了品牌商標。”24日,記者走進了東門鎮(zhèn)六頭村與柳橋鎮(zhèn)坡利村,一探“一村一品”建設之究竟。

    鐘靈毓秀神仙地 千年姑遼煥新生

      姑遼茶屬喬木型,汲日月之輝,養(yǎng)山水之靈,對地理條件要求極高故無法大面積種植,今存姑遼茶多屬野生,最高樹齡逾千年。走進六頭村姑遼屯的千年古茶山,記者來到了位于山腰的茶農農世權家中。農世權,2017年的脫貧戶,家中世代依靠門前的幾株茶樹為生。

      “以前就是自己摘了茶葉曬干后拿去賣,那時半公斤茶剛賣得30元,加上技術不好做的茶不好看,根本賺不到錢。”農世權說:“后來政府來組織種茶技術培訓,屯里面也開了合作社,產量質量就高了,加上注冊了姑遼茶這個商標,現在半公斤茶可以賣到500元,2017年我就脫貧咯。”

      姑遼茶,因在同類茶中最富茶多酚,故能起到一定強身健體之功效。2014年成功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經扶綏縣政府多年的品牌及技術推廣,如今已成六頭村的致富之道。“以前的技術一天只能生產5公斤茶,現在通過合作社一天能生產250公斤以上。”據六頭村駐村第一書記羅景年介紹,2016年,在政府指導下,村里成立了合作社,通過引入現代生產技術及對制茶工序的規(guī)范化,成功將姑遼茶品牌推向市場,目前通過種植姑遼茶,六頭村戶均收入達21000元以上。

    黑土綠水聚寶盤 富硒生態(tài)贏市場

      柳橋鎮(zhèn)坡利村,當地土壤為富饒的黑土,土壤中“長壽元素”硒的含量達0.75mg/kg,灌溉水源40公里范圍內無工礦等污染源。在崇左市農業(yè)局、農科所的指導下,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2017年坡利村開始主打富硒生態(tài)米種植,其中富硒生態(tài)稻米種植基地的產品先后通過廣西益譜和廣西富硒協(xié)會的檢測,被認定為“富硒農產品”,并成功注冊“綏柳”牌商標。

      村民程超然便是依靠種植富硒生態(tài)米成功脫貧的典型。“通過合作社承包了6畝田種富硒米,去年賺了差不多兩萬元呢。”程超然笑呵呵的對記者說,“以前這個米賣2.6元/公斤,自從檢測富硒并注冊(商標)成功后,現在都賣到了20元/公斤(黑米),好多北京上海那邊的人過來買,都不夠賣的。”

      據坡利村第一書記農蕙菱介紹,坡利村將農民零散的土地化零為整開展大規(guī)模機械化種植,目前已形成300畝連片的富硒米產品種植基地。村委更通過合作社承包模式,組織村民及貧困戶投入其中,僅2017年7月至今,村中已有2戶貧困戶成功脫貧。

      “我們的目標是秉持產業(yè)脫貧,就業(yè)脫貧的原則,讓有條件發(fā)展特色產業(yè)的村建立農民專業(yè)合作社,打造‘一村一品’特色產業(yè);對未有條件發(fā)展特色產業(yè)的貧困家庭我們通過資源整合教會他們一項實用技術,組織他們到縣里三大園區(qū)就近就業(yè),實現真脫貧、脫真貧。”韋彩武說。

    掃二維碼,手機閱讀本文
    編輯:芝洲莫魚
    分享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