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99中文在线视频,亚洲乱码一区二区

<center id="oiowi"><dd id="oiowi"></dd></center>
  • <tbody id="oiowi"></tbody>
  • <center id="oiowi"></center>
    <dfn id="oiowi"><dl id="oiowi"></dl></dfn>
  • 2017年02月06日 來源:廣西日報 作者:王春楠 通訊員李慧 卿戊公式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體 減小字體

      桂林訊(記者王春楠 通訊員李慧 卿戊公式)“天上不會掉餡餅,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陽朔縣興坪鎮(zhèn)畫山村委巖渡沖村的組長李春來深有感觸,“今年,我們?nèi)迦艘^續(xù)擼起袖子修路,大家一起脫貧致富。”

      巖渡沖村,一個蝸居深山的貧困自然村,僅有8戶居民、共33人。要出山,曾經(jīng)只有一條尺余寬的羊腸小道。為了尋找“出路”,村民們用兩年時間,在石山上,一錘一釬鑿出5公里可以通車的山路。

      村里從來無懶人

      路阻難以拔窮根

      陽朔縣興坪鎮(zhèn),中外游客如云。漓江在此婉轉(zhuǎn)迂回,與九馬畫山輝映成趣。

      在游客眼中,大山是美景;在山民眼中,大山卻是阻隔。巖渡沖村距離興坪集鎮(zhèn)直線距離只有10公里,但因位于大山兩側(cè),卻宛若兩個世界。

      近日,記者從興坪鎮(zhèn)前往巖渡沖村,山路一側(cè)是懸崖峭壁,令人心驚膽戰(zhàn)。

      連綿不絕的群山,將巖渡沖村包裹得嚴(yán)嚴(yán)實實。開車加步行一個半小時后,才到村口。8戶人家同住一處山坳,守著20多畝柑橘園,已到第七代。

      “以前的山路窄得牛都走不了。”李春來回憶,他們出山要帶著柴刀,邊走邊砍荊棘,兩個多小時才能走到畫山村委。孩子們上小學(xué),每天早上6時摸黑出門,晚上到家已經(jīng)20時。

      秋冬季節(jié),沙田柚和砂糖橘豐收了,村民們只能用擔(dān)子挑出去賣。“一擔(dān)最多挑50公斤,走得快的年輕人,一天能挑4擔(dān)。”村民李英算著賬,挑擔(dān)數(shù)量少、成本高,遇上價格低的年份,還會虧本。有時,山石磕壞籮筐,果子滾下懸崖,那一趟就白跑了。

      沒路,上學(xué)難、看病難,發(fā)展產(chǎn)業(yè)更難,前幾年,村里人均年收入只有2000余元。

      路,是致貧的根本原因。

      能不能請政府支持村民們打聽到,縣里有“一事一議”硬化道路的項目,但只覆蓋到貧困村20戶以上的村屯,巖渡沖村太小,暫時沒能列入其中。

      立下愚公移山志

      釬鑿錘擊開天路

      怎么辦是忍受與世隔絕,繼續(xù)窮下去;還是索性自己干,闖出條生路

      2014年11月,李春來召集全村人,開了個小會,主題只有一個:修路。

      大家一致同意:修路!

      巖渡沖村屬于典型喀斯特地貌,沿岸山高坡陡,要修一條道路,談何容易!

      一心求變的村民反而激發(fā)出百倍斗志:一定要打開巖渡沖村“大門”。

      第二天,男女老少,十幾號人,背著鋼釬大錘上了山。男人們挖山、搬運(yùn),女人們鏟土、整路。沒人叫苦,沒人喊累,他們的想法很堅定:早日通路,摘掉“窮帽”。

      另一個問題出現(xiàn)了:修路要經(jīng)過別的村,可人家不同意。

      此路不通,另辟蹊徑。

      選定的新路,有的地方山體坡度達(dá)到五六十度。村民們攀在峭壁上,釬鑿錘擊,開出一條“天路”,頭頂常有碎石滾落。

      村民披荊斬棘、刨土鑿石干了幾個月,硬是開出一條寬4米、長5公里的毛坯路。

      毛坯路需要平整、硬化,這都要錢。3000元、5000元……村民又開始湊錢買水泥。為了盡量節(jié)約成本,他們只在路兩側(cè)鋪水泥,中間留下一條約半米寬的石縫。“小車輪子在兩邊過,中間壓不到,就先不鋪。”

      現(xiàn)在,雖然路還沒完全修好,村里已開始有新變化。村民買了摩托車和三輪車,半小時就可以出村,孩子上學(xué)也方便了。

      2016年11月,第一次有貨車開進(jìn)村收沙田柚。“一車就拉走3500公斤柚子。”李英瞇著眼笑了,“換作以前,我要挑半個多月。”

      今年沙田柚價格不錯,每公斤收購價達(dá)到4元錢。目前,村民們的沙田柚基本都賣完了,人均收入超過5000元。

      眾人拾柴火焰高

      小康路上不掉隊

      因為缺乏資金,目前這條山路鋪設(shè)水泥的路段還不足三分之一,但村民們很樂觀,每湊一點(diǎn)錢,就往前鋪點(diǎn)路。

      “自己的事,就要自己辦,光靠等和要,是等不來要不來的。”去年,李春來申請到5萬元扶貧貸款,他原本想建新房,但還是把錢買了水泥,用在鋪路上。

      村民的行為也感動了黎嘉敏和徐修平兩名開挖掘機(jī)施工的“小老板”。2015年開始,他們在村民無力付工錢的情況下,一直幫村里挖石修路。粗粗一算,工錢已將近30萬元。

      “我也是農(nóng)民,也窮過,對他們幫一把是一把。”黎嘉敏說得很樸實,“工錢先欠著吧。”

      對于這筆“天價”工錢,村民們表示:絕不賴賬,一定還完。

      2016年底,興坪鎮(zhèn)政府了解到巖渡沖村自發(fā)修路的事情,決定對他們給予支持。

      “考慮到修建這條路是群眾急需辦的事項,我們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將其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中。”興坪鎮(zhèn)鎮(zhèn)長陸建明說,近期,該鎮(zhèn)將擠出資金,支持巖渡沖村的修路事業(yè)。除此之外,該鎮(zhèn)還將在產(chǎn)業(yè)扶持、危房改造等方面,給予村民幫助,以加快打開巖渡沖村的脫貧之門。

    掃二維碼,手機(jī)閱讀本文
    編輯:飯否否
    分享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