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99中文在线视频,亚洲乱码一区二区

<center id="oiowi"><dd id="oiowi"></dd></center>
  • <tbody id="oiowi"></tbody>
  • <center id="oiowi"></center>
    <dfn id="oiowi"><dl id="oiowi"></dl></dfn>
  • 2016年06月16日 來源:廣西縣域經濟網(wǎng) 作者:通訊員田世遠 呂東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體 減小字體

     

      本網(wǎng)南丹訊(通訊員田世遠 呂東平)“有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技術指導,我還要再種5畝獼猴桃。”日前,南丹縣城關鎮(zhèn)四山村馬嶺屯村民韋家良一邊忙著為獼猴桃套袋,一邊算計著擴大種植規(guī)模。他在多次參加獼猴桃種植技術培訓和到四川蒼溪等地實地考察后,運用所掌握的種植技術,利用自家土地種了8畝紅心獼猴桃。雖然剛剛起步,但韋家良信心滿滿。

      如今,南丹縣像韋家良這樣的“科技型”農民越來越多。近年來,該縣把加強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作為促進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要途徑,通過整合各類教育培訓資源,建立、完善農村勞動力培訓體系,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培訓,引導農民學科技、用科技,一大批“科技型”農民成了帶動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雁”。

      針對農民群眾對新科技、新知識缺乏認識,技術水平不高等特點,該縣積極組織涉農部門技術人員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開展以蔬菜種植、畜牧養(yǎng)殖、林果種植等為主要內容的“點菜式”實用技術培訓,讓農民坐得下來、聽得進去、見得到實效。同時,定期舉辦電工、焊工、家政服務等技術培訓班,提高群眾就業(yè)技能,達到“培訓一人、輸出一人、就業(yè)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的目的。

      該縣把農業(yè)示范基地作為“教科書”,打造一批集新品種、新技術引進示范,農業(yè)科技培訓、推廣為一體的示范基地,把科技成果展示給農民看、引導農民做。同時,采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的方式,邀請農業(yè)專家、專業(yè)技術員,通過舉辦培訓班、現(xiàn)場解答等方式進行培訓,并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種植、養(yǎng)殖大戶到外地觀摩學習,讓群眾“走出去”,把經驗“學進來”。

      今年以來,該縣共舉辦各類農民科技培訓班74期,培訓農民5300多人次,發(fā)放各類技術手冊、資料1.8萬份,開展農業(yè)科技生產管理現(xiàn)場觀摩活動28次。目前已培育科技示范戶370戶。

    掃二維碼,手機閱讀本文
    編輯:芝洲莫魚
    分享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