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多少貧困戶每一戶造成貧困的原因是什么貧困戶最急、最盼的是什么今年打算通過什么具體措施脫貧……”連日來,在凌云縣各個貧困村中,都有縣四班子領導和部門負責人深入基層一線走訪調研,與貧困村村干和貧困戶促膝交談,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況和致貧原因,幫助他們理清思路,鼓勵他們堅定信心,找對發(fā)展路子,自力更生,爭取早日脫離貧困的身影。這是該縣開展“把脈問診尋窮根,精準施策除貧困”大走訪調研活動,為打贏精準脫貧摘帽開局之戰(zhàn)帶來的新氣象。
為實現精準把脈、精準施策、精準發(fā)力、精準脫貧,近期,該縣四班子領導帶領縣直各部門負責人集中深入貧困村、貧困戶開展“把脈問診尋窮根,精準施策除貧困”大走訪調研活動。通過“把脈問診開良方”式的逐一走訪調研,了解村情民意,認真對照貧困村“一低四有四通三解決”的脫貧標準和貧困戶“八有一超”的脫貧指標,找準貧困村、貧困戶的致貧原因,認真分析思考,共同探討脫貧致富的具體方法,并圍繞貧困村、貧困戶最盼望、最希望解決的實際問題落實幫扶重點,從村屯道路硬化、飲水安全、電力保障、公共服務設施、產業(yè)扶持、智力扶持、農村危房改造、扶貧生態(tài)移民等方面入手,制定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細化具體的幫扶措施,確保按質按量完成精準脫貧工作任務。
“通過這次大走訪調研活動,領導干部深入計劃脫貧摘帽的貧困村、貧困戶實地查看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困難,與鄉(xiāng)村干部和貧困群眾面對面交流、溝通,傾聽群眾的訴求與期盼,認真分析研究,找準了‘窮根’,方能制定‘良方’,‘對癥下藥’,確保今年17個貧困村如期出列。”凌云縣委書記方立斯在走訪調研時說。
近年來,該縣堅持把扶貧開發(fā)攻堅作為“一號”民生工程來抓,認真貫徹落實《中國農村扶貧開發(fā)綱要(2011—2020年)》,緊緊抓住國家扶貧開發(fā)以連片特困區(qū)域為主戰(zhàn)場的歷史機遇,在自治區(qū)黨委組織部牽頭幫扶下,各中直、區(qū)直部門和企業(yè)、社會的傾情幫扶下,按照“黨建引領、四輪齊驅、以點帶面、整縣推進”扶貧工作思路,積極革新工作機制,整合扶貧資源,全力構建黨建引領、新村建設、產業(yè)發(fā)展、教育扶貧、社會幫扶“五位一體”的新扶貧模式;統(tǒng)籌協調各部門投入扶貧資金,全縣扶貧開發(fā)取得明顯成效。2012年以來,該縣貧困人口減少6.6萬人,貧困發(fā)生率降至25.47%。但由于自然條件惡劣,全縣貧困點多、面廣、線長,貧困程度深,扶貧攻堅任務依然十分艱巨。目前,全縣尚有貧困村53個、貧困戶1.1萬戶、貧困人口4.8萬人。今年,該縣力爭讓1.6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17個貧困村摘帽出列。
面對脫貧重任,廣大干群齊心協力,滿懷信心,迎難而上。在玉洪瑤族鄉(xiāng)那洪貧困村座談會上,第一書記請求為該村安排一名聯系縣領導,在場分管扶貧工作的副縣長韋武軍主動表態(tài)聯系;在泗城鎮(zhèn)平林村走訪調研時,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田慶敏主動請纓再多加聯系一個貧困村。“我們村的困難和壓力都很大,但我們一定想盡辦法,克難攻堅,保證能完成今年全村的脫貧任務。”縣委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羅勝明在扶貧聯系點邏樓鎮(zhèn)林塘村調研座談會上鏗鏘表態(tài)。 “有縣領導為我們精準施策,幫我們補短板,我們很有底氣,一定帶領好村民,狠抓落實,堅決完成脫貧任務。”伶站瑤族鄉(xiāng)村兩委成員的齊聲表態(tài)贏得調研組陣陣熱烈的掌聲……
方立斯在走訪調研中強調,全縣上下要充分認識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重要意義,認清當前脫貧任務的艱巨性,切實增強做好脫貧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要以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創(chuàng)新完善精準脫貧機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要保持定力,精準發(fā)力,理清“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的問題,抓住重點,實施精準幫扶。要加強教育引導,幫助貧困戶找準貧困癥結,激發(fā)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信心和決心。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多方力量參與到脫貧工作中,鼓勵企業(yè)合作組織參與產業(yè)扶貧。要強化行動,合力攻堅,為脫貧摘帽提供堅強保障,扶貧指揮中心要強化協調、指導作用,統(tǒng)攬全面工作,各部門要統(tǒng)一思想、整合資源、協同作戰(zhàn),各聯系領導、聯系單位、幫扶的干部責任人一定要擔當責任,咬定脫貧目標,真抓實干,入村入戶指導脫貧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摘帽開局之戰(zhàn)。(通訊員黃元榮 羅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