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屯基本上脫貧了。”憑祥市夏石鎮(zhèn)板小屯村民告訴記者。
“今年分紅比去年多了不少。”憑祥市卡鳳村村民告訴記者。
“扶貧先扶智,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高中階段的免費義務教育。”憑祥市教育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走進憑祥,記者欣喜的發(fā)現(xiàn),扶貧的陽光普照,扶貧的活水暢流。
旅游扶貧增加農民收入
散養(yǎng)的土雞在草坪上漫步,采摘園內的青棗已結碩果,新的水上樂園今年夏天即將投入使用,這是記者在夏石鎮(zhèn)板小屯看到的景象。
“板小屯現(xiàn)在還有多少貧困戶”
“都脫貧啦!”村民小組組長張培東臉上笑開了花。
板小屯自搞起旅游開發(fā)后,為村民帶來了不少收入。據(jù)了解, 憑祥市在板小屯共投入200萬元用于房屋、村道的改造,升級屯內的排水、排污管道系統(tǒng)和修建公共候車廳、游客休息亭、綠化等旅游基礎設施及相關配套服務設施項目。
“我們的優(yōu)勢就是水多。”張培東說,憑借水資源優(yōu)勢,板小吸引了不少游客,尤其是在夏天旺季。
“旅館、菜館、燒烤、果園……”張培東一一為記者羅列了有收入的項目,有的一季度就能收入上萬元,有的周末一天就有幾千元的進賬:此外,村民將自駕車營地、游泳池等共60多畝地租借給企業(yè),第一年收取20萬元,每年逐年遞增20%,平均下來每人每年也能得到1000多元的分紅。
2014年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板小屯只有13戶貧困戶,其中11人在景區(qū)內就業(yè)。據(jù)張培東透露,目前僅剩下3名身體殘疾的貧困戶。
邊貿扶貧抱團“造血”
海潤邊貿專業(yè)合作社自2014年4月成立以來,采取“邊民+合作社+企業(yè)+扶貧+金融”的運作模式,打出“入社即脫貧”的口號,號召社員參與互市貿易,創(chuàng)收增收。
一年多的時間,合作社發(fā)展迅速,去年10月份,由最初的76個互助組改建成為12個自然屯共12個隊。
隨著合作商家越來越多,合作社所在的憑祥市弄懷互市點貨場邊貿越來越繁忙,貨物種類越來越多。據(jù)了解,弄懷互市點貨場每天能出貨三四十柜貨物。
合作社監(jiān)事黃可權告訴記者,為了幫助更多的邊民貧困戶加入互市貿易及早脫貧,海潤邊貿合作社主動擔保,幫助邊民向銀行申請貸款。
憑祥市已申請邊貿扶貧貼息1000萬元,作為海潤邊貿合作社運營資金,并扶持合作社貧困社員進行貿易,解決合作社發(fā)展資金難問題。同時將中央財政專項資金200萬元及憑祥市配套的200萬元存入小額信貸風險基金專戶,為每戶貧困戶發(fā)放5萬元貸款作為入股合作社的資金。據(jù)悉,2015年,合作社盈利250萬,其中80%的利潤分給社員。目前,已發(fā)放給合作社內的57戶精準扶貧貧困戶共計286萬元。至今入股合作社的貧困戶每戶已得到股份分紅3000元。
教育扶貧先“扶智”
“在憑祥,已經提早實現(xiàn)了十二年義務教育,每一個孩子都能上得起高中。”憑祥市教育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從2010年秋季學期起,除九年義務教育以外,憑祥市實行普通高中學生全部免交學費,免除學費標準按自治區(qū)示范高中學校標準每人每年1180元。目前,已經支出500多萬元,在全區(qū)率先實現(xiàn)12年義務教育。
據(jù)了解,近年來,憑祥市在教育扶貧方面先后出臺了高中階段免學費教育、寄宿生用餐全免工程、寄宿生交通費補助工程,讓每一個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零負擔”上學。今年年初,憑祥義務教育發(fā)展工作順利通過國檢,逐步縮小城鄉(xiāng)差距。
目前,憑祥市建檔立卡的學生有639人,其中學前教育階段有178人,義務教育階段有406人,普通高中教育階段有55人,所有建檔立卡的學生均享受學生資助政策,發(fā)放學生資助金工39.805萬元。
改善貧困學生的膳食營養(yǎng),憑祥市每年投入資金約400萬元,讓寄宿制學校小學每生每天的伙食標準達到12元,初中標準達到13元,實現(xiàn)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學生用餐全免費,并實施城區(qū)義務教育學校營養(yǎng)改善計劃,每年財政投入約350萬元,為5千多名城區(qū)學生解決營養(yǎng)早餐。
“我們還為中高職學生提供補助,做到應補盡補。”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憑祥市2015年共劃撥到校辦公經費16.425萬元,享受免學費學生219人次。
“通過教育扶貧,對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補助,掌握一技之長,帶動整個家庭脫貧致富。”該負責人說。(記者 蔣欣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