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起,我開始在屯里的方格簇小加工廠打工,每月都有1000多元收入。”7月5日,忻城縣遂意鄉(xiāng)聯(lián)堡村板里屯80歲的村民黃月姣告訴記者。外出打工,掙上一兩萬元沒什么稀奇,可要告訴你80多歲的老人在家里打工,一年也能掙1萬多元,那可就是稀罕事了。黃月姣思維清晰、身體硬朗,由于眷戀故土,老人不愿隨子女到南寧居住,一人獨居在家。
方格簇是用竹子、木板或其他材料,縱橫組成的蜂窩式小方形木框,是蠶寶寶吐絲成繭的“家”。近年來由于忻城縣桑蠶產業(yè)的不斷壯大,桑蠶周邊產業(yè)也成為忻城百姓的致富門路。工藝簡單制作方便的小小方格簇在該縣的需求量一年就達到1000多萬件,農村里的留守老人、婦女在農閑時都可以為工廠制作。板里屯方格簇小作坊的老板黃江麗就是看中了桑蠶產業(yè)的發(fā)展契機,放棄了江蘇浙江廠里老板開出的優(yōu)厚條件,回鄉(xiāng)辦起了小企業(yè)。在她的小作坊里,像黃月姣老人就有20多個。
工作臺上,黃月姣老人一邊手腳麻利地編織著材料,一邊給記者算賬:“農村人年紀大了也閑不住,我們可以在廠里做,也可以領材料回家里做,計件領錢,工作輕松,不講技術,一個方格簇內芯按0.06元計算,快的一天能做出1000多個。”黃月姣家對面的黃海林剛忙完家務,又來到廠里坐下忙碌起來,她對自己能在家門口打這份十分滿意:“我們一年能掙三份工資,一份是養(yǎng)蠶的錢,另一份是打工的錢,還有地里的收成。”
據(jù)不完全統(tǒng)技,該縣僅方格簇產業(yè)年產值就達到4000萬元,帶富群眾28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