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學幫帶” 農民樂種果
——象州縣種植果樹促農增收現場見聞
近日,象州縣運江鎮(zhèn)果農王慶團沒想到,縣里20多名干部突然來到他的新果場“拜師學藝”。
王慶團是象州縣種植砂糖橘最早的果農之一,50畝砂糖橘平均畝產4500公斤,年收入220多萬元,是當地遠近聞名的種果狀元。今年,王慶團又抓住機會,在象州鎮(zhèn)牛角州村通過土地流轉承包了一片47畝的山地種果。這不,開春種果首日,就迎來縣委辦、縣農業(yè)局和象州鎮(zhèn)政府的眾多干部前來學技術。
“挖好坑后先放煤灰做基肥,煤灰富含鉀肥,可以促進果根生長;果苗不能種得太深,所以挖坑后要先回填土才下苗,蓋土的時候不能超過嫁接口,不然果苗容易感染……”王慶團把種果經驗和盤托出,一邊給大家講解一邊做示范。
講解者頭頭是道,學習的認認真真。通過王慶團講解,20名“學生”很快掌握了砂糖橘種植方法,并立即“現學現賣”,幫王慶團種起果來,王慶團則在一旁繼續(xù)“指點迷津”:挖坑前最好先起果盤;放肥料后要先和泥拌一下再下苗;果苗先種下后再剪枝,這樣能更好控制剪枝質量……看到果苗種下了,象州鎮(zhèn)干部龍日照拉著水管就要澆定根水。“停!”王慶團告訴他,澆定根水最好用水瓢,這樣才好控制水量,不然澆多了泥土容易結板,不利于果苗生長。“原來澆個水也這么講究。”龍日照聽了直吐舌頭,“掌握了種果技術,下次我進村動員村民種果就更有‘底氣’了”。
“黨員干部只有學習、掌握種果技術,才能更好地發(fā)動和指導群眾種果,更好地服務三農,促進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縣委書記龍秀解釋道。今年象州縣黨代會確定了農業(yè)產業(yè)結構調整思路,全縣爭取利用5年時間新種以“三紅”蜜柚、砂糖橘、葡萄為主的水果10萬畝,推動農民收入倍增。為此該縣出臺了種植果樹扶持政策,推行“學幫帶”活動,鼓勵農民大力種果。不少干部學到技術后,不僅指導親朋好友種植果樹,更大力發(fā)動聯(lián)系點村屯群眾掀起種果熱潮。目前,全縣已落實種果面積1萬多畝,備耕和新種果樹2000多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