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節(jié)前夕,來賓市興賓區(qū)城廂鄉(xiāng)城廂村農機手郭標攬到了一筆大單:連片翻耙200畝荒坡種植甘蔗,一畝機耕費150元。但是他卻一天只工作8小時,兩臺大功率拖拉機作業(yè)60畝就收工。
難道怕賺錢多了燙手非也。原來,這位今年36歲的農機手,卻已有16年“機齡”,擁有5臺農機具,時刻繃緊“平安農機”這根弦。
10月4日,記者在城廂村看到,郭標專門在村邊建起農機大院,按照一機一房的標準給農機安家。
不一會兒,兩臺拖拉機作業(yè)回來開進院內,郭標和另外一名司機顧不上休息,就對拖拉機進行檢查維護。
“每天與機械接觸,特別害怕機械、機手超時作業(yè),疲勞了容易出事故。”郭標告訴記者,“滿負荷,甚至超負荷作業(yè)的事我從來不做。如果是碰到雇主耕地、運輸業(yè)務催得急,我就叫附近的農機手來助一臂之力。錢是賺不完的,小心駛得萬年船,安全生產是前提。”
不僅如此,作為區(qū)(縣)里的“平安農機”示范戶之一,村里每月一次的農機安全生產常識課,郭標從不缺課。“安全”成就了他的事業(yè)和財富,農機具一年為他凈賺逾20萬元。
良江鎮(zhèn)龍安村農機手、車隊隊長張慶道與郭標不相上下。
有兩件事讓人印象深刻:8年前,張慶道的兒子初中畢業(yè),想拿家里的拖拉機來“熟悉”一下,然后再買一臺拖拉機搞運輸。但是張慶道摸都不讓兒子摸一下,而是把兒子送去農機學校學習,直到他考取駕駛證后,才添了一臺拖拉機給兒子“另立門戶”。
3年前的一天,作為車隊隊長的張慶道在當地糖廠檢查拖拉機運營時,發(fā)現一臺拖拉機的司機換了人,問后才知道,該車的司機因有事外出,就叫一個會開拖拉機但沒有駕駛證的人來頂班。
張慶道向運輸公司匯報后作出決定:停止該車一個星期的運行資格,并進行安全教育整改。此舉不僅讓該司機一天損失300元左右的運輸費,而且還在安全例會上進行了深刻檢討。
“農機手違規(guī)操作,出現安全事故輕則傾家蕩產,重則死亡坐牢,任何時刻都馬虎不得。”張慶道在車隊每次的安全例會上都這樣告誡機手們。
如今,在他麾下有100臺大馬力拖拉機,從來沒有出現安全事故。車隊農機馳騁興賓區(qū)24個鄉(xiāng)鎮(zhèn),還到周邊賓陽、柳江、合山等地跨區(qū)作業(yè),一臺拖拉機一年收入在10萬元左右,龍安村也成了“全國平安農機示范村”。
興賓區(qū)是廣西農業(yè)大區(qū),又是全國糖料蔗生產基地,常年種蔗面積150萬畝。目前,該區(qū)擁有各類農機具1.2萬臺,其中大型拖拉機逾500臺,拖拉機駕駛員9060名。
為此,該區(qū)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農機安全生產措施:一是通過構建區(qū)(縣)、鄉(xiāng)、村、屯、農機戶五級農機安全責任監(jiān)管網絡,層層落實農機安全生產責任;二是村村開設農機活動室、安全課,并利用標語、短信等形式開展安全知識宣傳;三是開展上路執(zhí)法檢查常態(tài)化;四是在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農機合作社設立了44個農機便民服務網點,為機手辦理拖拉機年檢、牌證發(fā)放、機械維修等業(yè)務。
“農機安全管理沒有一勞永逸。”10月4日,正在遷江鎮(zhèn)二級路口進行例行巡查的興賓區(qū)農機安全監(jiān)理站站長陳桂豫告訴記者:“創(chuàng)建‘平安農機’,不能出一點紕漏。”
如今,興賓區(qū)有6個鄉(xiāng)鎮(zhèn)、52個行政村、647戶分獲“平安農機”示范稱號。自2008年至今,該區(qū)6年多來農用拖拉機事故率、重傷率、死亡率均為“零”記錄。2013年,該區(qū)農機作業(yè)值達6.5億元,增長32%,今年前三季度突破5億元,同比穩(wěn)中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