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道兩旁,成片鮮紅飽滿的荔枝宛如朝霞;房前屋后,榕樹、三角梅紅綠成妝。遮天蔽日的古樹和新種的景觀樹,在清澈的水塘里,倒影成趣。
這是靈山縣佛子鎮(zhèn)大蘆村的夏日美景。近年來,該縣大力推進“綠滿八桂”“千萬珍貴樹種送農家”等綠化工程建設,2014年全縣植樹造林目標任務4萬畝,完成義務植樹150萬株,其中珍貴樹種7萬株,當前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55.8%,帶來了豐厚的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效益。
村里建起休閑公園
舊州鎮(zhèn)民主村委文子坳村的村頭有塊面積1500平方米的公共綠化地,這昔日的“垃圾山”如今變成了村民的休閑公園。旁邊的村道栽滿風景樹,右側是村里的綠化地,有大葉榕等景觀樹種和小雜灌。左側是寬大的菜園,菜園的小路兩旁直立著近兩米的桉樹林。菜園前方是一口清澈的池塘中,魚兒游動,水草隨波搖曳。公園里,前來服務中心辦事的村民,三三兩兩散步聊天。“現(xiàn)在的休閑公園是用原來村里社伯公所在地改造的,樹也都是村民自發(fā)種上的。”文子坳村的隊長興致勃勃地說,“我們還打算在村里修建羽毛球場、文化長廊、健身器材。年底你們再來,我們村可就大變樣啦。”
近年來,村民紛紛外出務工,收入越來越豐厚。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開始追求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新圩鎮(zhèn)淥二村、豐塘鎮(zhèn)川心村、平南鎮(zhèn)塘肚村、沙坪鎮(zhèn)桂塘村……一座座散布在阡陌間,掩映于綠樹中的村莊,勾畫出一幅恬靜、和諧、優(yōu)美的畫卷
躋身“廣西園林城市”
夏日的夜晚,清風習習,趁著夜色的闌珊,茂盛的紫荊,芬芳的清茗,漫步于縣城的大街小巷,一股股幸福感充斥身心。
靈山緊緊圍繞創(chuàng)建廣西園林城市的目標,全力打造山水園林城市,把改善人居環(huán)境、提升城市品位、增強環(huán)境競爭力作為著力點,狠抓園林景觀、生態(tài)廣場和公共綠地建設,實現(xiàn)了江河堤綠水秀,街道綠樹成蔭,公園花草迷人,廣場鳥語花香,街頭綠地成片,庭院樹木蔥郁,小區(qū)園林成景的人民群眾園林生活美好景象,打造了獨具魅力的山水園林城市,形成城在山水園林中、山水園林在城中、人在景中、景在畫中的山水園林城市新畫卷。2013年,該縣成為欽州市首個榮獲自治區(qū)“廣西園林城市”的縣級城市。
村莊美化客自來
藍天碧水一線天,游人荔枝兩相宜。6月28日,佛子鎮(zhèn)馬肚塘村舉辦參觀古宅、古宅攝影、相親、垂釣、摘荔枝等一系列內容豐富的活動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走進馬肚塘這座充滿歷史滄桑感的村子,村后群山環(huán)抱,古荔枝樹錯落有致,成片的客家古建筑群屹立于此,古色與綠色交相輝映,倒映在前面的池塘里,如水墨畫一般。
談及村子的環(huán)境變化,村長劉平告訴記者,以前這里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到處都是垃圾。如今,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建下建立了垃圾池,污水處理站,修好了進村道路、裝上了太陽能路燈,建成了農民休閑樂園、觀光亭、兒童樂園、農家餐館和村道(場)等基礎設施,環(huán)境干凈多了,村民也養(yǎng)成了愛干凈的習慣。“看,那邊的幾棟有100多年的歷史了。”村民劉時兵告訴記者,他們要將這里的古色和綠色結合起來,在古民居的保護上突出“修舊如舊”原則,無論對古民居的修繕,還是對人行道的修復,都力求保留原有的特色和風格。今年年初,在入村、村內主要道路沿線種上了400多株秋楓樹。此外,房前屋后也種上果樹,使整個村子四季常青、花果飄香、風景獨好。
抓住綠化城鄉(xiāng)、建設生態(tài)村的時機,大力發(fā)展綠色生態(tài)旅游,興辦農家樂,這是城鄉(xiāng)綠化所帶來的另一種效應。現(xiàn)在,村民們在果樹下、庭院里經營著“農家樂”,享受城鄉(xiāng)綠化帶來的福利。新圩鎮(zhèn)稔坡村“姚家農莊”的姚老板高興地對我們說:“村里環(huán)境搞好了,現(xiàn)在客人一天比一天多。這村莊綠化幫了我們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