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2015年11月召開的中央扶貧開發(fā)工作會議,響亮提出向貧困發(fā)起總攻,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關鍵看貧困老鄉(xiāng)能不能脫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夯實農村基層黨組織同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起來,注重選派一批思想好、作風正、能力強的優(yōu)秀年輕干部和高校畢業(yè)生到貧困村工作。根據(jù)貧困村的實際需求精準選配第一書記,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zhàn)斗堡壘。
2015年4月,中央組織部、中央農辦、國務院扶貧辦聯(lián)合印發(fā)《關于做好選派機關優(yōu)秀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工作的通知》,從全國層面部署推動選派第一書記工作。2016年5月,中央組織部在寧夏召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qū)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座談會,對第一書記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目前,全國共有18.8萬名第一書記奮戰(zhàn)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實現(xiàn)了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村全覆蓋。廣大第一書記牢記職責使命,扎根農村天地,與基層黨員群眾同甘苦共奮斗,被群眾譽為“黨派來的好干部”“脫貧致富的領路人”。
精準選派,把貧困村最需要的優(yōu)秀干部派下去
選得準,才能干得好。各地嚴格標準和程序,因村選派優(yōu)秀干部,實現(xiàn)全面覆蓋、精準配對、人崗相宜。
選派范圍做到“兩個全覆蓋”。各地按照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和建檔立卡貧困村全覆蓋的要求選派第一書記,對原中央蘇區(qū)、革命老區(qū)、邊疆民族地區(qū)、災后恢復重建地區(qū)也做到應派盡派。目前31個省區(qū)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實現(xiàn)“兩個全覆蓋”,一些地方還結合實際,對特殊類型的村做到應派盡派。
人選條件堅持質量第一。各地重點從各級機關優(yōu)秀年輕干部、后備干部,國有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的優(yōu)秀人員中選作風好的人、選能擔當?shù)娜。各級組織部門按程序認真把好人選政治關、品行關、廉政關和能力關,確保選派人選質量。江西提出“四不派”要求,對基層工作不熟、政治素質不強、組織協(xié)調能力不強、工作作風不實等不符合條件的不派。
緊貼農村需求因村選派。富裕村、條件好的村大多是相似的,而貧困村、基礎薄弱村各有各的困難。各地各單位堅持從實際出發(fā),因村施策,貧困村需要什么樣的人,就把那方面的人派過去。天津、江蘇、上海、湖北、云南、寧夏等地組織專門力量開展摸底排查基層需求情況和干部隊伍情況,通過雙向選擇、供需對接,努力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地方和單位的老干部、老同志,老當益壯、主動請纓,申請回鄉(xiāng)或到村擔任第一書記。中央組織部等三部委印發(fā)的通知也明確提到,第一書記可從以往因年齡原因從領導崗位上調整下來、尚未退休的干部中選派。他們以各種方式參與推動新農村建設和脫貧攻堅,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和點贊。中國核建集團原黨組成員、總會計師劉滿堂同志,主動向組織申請辭去領導職務,到陜西旬陽縣李家臺村任第一書記;今年63歲的湖南省社科院原院長朱有志同志,2009年給長沙縣委書記寫信要求到貧困村黨支部任職……通過他們駐村幫扶,充分展示了老同志們的價值、境界和風采,受到基層干部群眾的廣泛贊譽。
明確職責,聚焦四項任務強擔當
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為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是第一書記到村的主要職責任務。廣大第一書記帶著任務、帶著責任、帶著重托,認真履職盡責,主動與村“兩委”協(xié)調配合,尊重、發(fā)揮村干部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的積極性,幫助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機制、提高發(fā)展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留下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隊”。
農村要發(fā)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廣大第一書記堅持把建強村黨支部作為首要任務,著力增強任職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中央組織部派駐甘肅省舟曲縣河南村第一書記劉辰,充分發(fā)揮村黨組織書記的能動作用,大力開展黨建示范村創(chuàng)建活動……“第一書記的到來讓村黨支部面貌煥然一新,村干部說話又好使了。”基層干部和群眾普遍為第一書記豎起大拇指。
打通精準扶貧的“最后一公里”。各級選派第一書記立足村情實際,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和任職村資源產業(yè)優(yōu)勢,積極做好結合文章,通過培育產業(yè)、引進項目、爭取政策等多種方式,普遍為任職村找準脫貧增收的路子。中央政策研究室、商務部、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等單位選派的第一書記,紛紛為任職村引進項目,培育農民合作社,讓貧困戶最大限度受益,推動精準扶貧落地見效。
群眾是否滿意、是否歡迎,是衡量第一書記工作水平的第一標準。許多第一書記推動有關方面集中開工建設了一大批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水、電、路、學、房等民生項目,幫助貧困戶、五保戶、殘疾人、農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讓村級組織更加規(guī)范有序運轉。怎么把群眾有效組織起來,怎么讓更多村民百姓認識到自身利益而為之努力奮斗許多第一書記圍繞這個帶根本性的問題,在走進百姓家做思想動員、做群眾工作的同時,注重從制度建設入手,健全村干部集中辦公、值班坐班、財務管理等相關制度。
嚴格管理,確保沉在村里干
好書記是選出來的,也是管出來的。各地普遍建立健全機制,加強對第一書記管理考核,督促第一書記扎根農村、履職盡責。目前,天津、遼寧、吉林、廣東等20多個省區(qū)市從省級層面出臺第一書記管理辦法。
實行縣鄉(xiāng)為主、多方共管。第一書記由縣級黨委組織部、鄉(xiāng)鎮(zhèn)黨委和派出單位共同管理,縣級黨委組織部和鄉(xiāng)鎮(zhèn)黨委擔負直接管理責任。各省區(qū)市認真貫徹中央要求,結合實際進一步強化管理責任。湖南實行由省市委組織部統(tǒng)籌管理、縣區(qū)委組織部統(tǒng)一管理、鄉(xiāng)鎮(zhèn)黨委直接管理、選派單位協(xié)助管理的“四重管理”機制,推動各級落實第一書記管理責任。通過明確各級管理職責,構建立體式的管理體系,有效防止出現(xiàn)管理真空,確保第一書記在崗有為。
堅持嚴在日常,抓在經常。各地普遍建立健全第一書記公開承諾、工作例會、定期匯報、請假銷假、廉潔自律等制度,強化對第一書記的剛性約束。北京、吉林、湖北、寧夏等22個省區(qū)市出臺文件明確規(guī)定第一書記每月在村工作時間不少于20天。
強化考核評價、注重實效。對第一書記干了什么要有考核督促,不能干好干壞一個樣,更不能待在村里“混日子”。各地各單位普遍建立第一書記考核評價制度,將日常考核與年度考核結合起來,由派出單位會同縣級組織部門和鄉(xiāng)鎮(zhèn)黨委進行年度考核,任職期滿進行任期考核。江蘇、新疆等地建立日?己、季度觀摩、半年考評、年度總評的綜合評價辦法。
兩年來,全國共召回調整7000余名第一書記。還有一些中央和國家單位,探索利用第三方評估的方式對第一書記駐村成效進行全面評價,評估結果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jù)。通過考核這根指揮棒,激勵廣大第一書記主動作為,有效發(fā)揮作用。
保障支持,激發(fā)動力鼓干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第一書記在一線打硬仗,需要各方的保障支持。各地各單位積極落實第一書記有關待遇,健全激勵保障機制,加大經費投入和支持力度,幫助解決工作、生活困難,解除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后顧之憂。
加強培訓指導。針對部分第一書記沒下過基層、缺少基層工作經驗的情形,各級加大培訓力度,讓他們知道下去為什么、在村干什么、具體怎么干。2016年初,中央組織部會同國務院扶貧辦連續(xù)在河南、貴州、甘肅舉辦3期示范培訓班,對中央和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選派的第一書記進行全員集中輪訓。各省區(qū)市從省級層面組織開展第一書記示范培訓班110余期,近兩年來省市縣三級共培訓第一書記20萬人次。
解決后顧之憂。各地各單位關心關愛第一書記,任職期間原單位職級、工資和福利待遇不變,到村工作期間,由派出單位給予適當生活補貼,辦理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等。各地還普遍從財政資金中安排工作經費,從扶貧資金中安排幫扶經費,讓第一書記“有錢辦事”。
實行捆綁聯(lián)村。各級推動派出單位與第一書記進行項目、資金、責任“三個捆綁”,使第一書記駐村成為部門結對、單位聯(lián)村重要紐帶,充分利用派出單位職能優(yōu)勢、資源優(yōu)勢助推脫貧攻堅。中央辦公廳、教育部、國務院法制辦等派出單位堅持與第一書記一同了解村情民情、一同制定幫扶方案、一同推動工作落實。
樹立正確導向。成績是干出來的,選人用人就是要以實績論英雄。各地普遍把第一書記工作實績作為選拔任用、表彰激勵的重要依據(jù),對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使用,激發(fā)第一書記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熱情。內蒙古、江西等實行晉職晉級、職稱評定、評選先進、提拔使用同等條件下“四個優(yōu)先”。近兩年來,全國共有1.9萬名因工作實績突出的第一書記受到表彰獎勵、3.6萬名得到提拔或晉級。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組織有關媒體開展根在基層、部委選派第一書記走訪活動,并在網站上開設專欄對第一書記先進事跡進行宣傳。
“扶貧開發(fā)到了攻克最后堡壘的階段。”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7月20日召開的東西部扶貧協(xié)作座談會上,再次發(fā)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動員令。各地各單位要持續(xù)深入推進選派第一書記工作,努力把第一書記打造成脫貧攻堅一線叫得響的品牌。廣大第一書記要拿出“敢叫日月?lián)Q新天”的氣概,鼓起“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勁頭,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在這場攻堅戰(zhàn)中沖鋒陷陣、建功立業(yè),為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qū)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作出應有貢獻!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