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地鐵4號線及BRT工程同日開工 城市建設大提速
12月28日,南寧市舉行2015年第六次重大項目開(竣)工活動,南寧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工程五象大道站、南寧市快速公交(BRT)試點工程、南寧市美斯達礦山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年產1500臺(套)履帶移動式破碎篩分設備項目、威寧·鄰家龍崗東廣場項目、平樂村農民安置房項目、橫縣大浪風電項目(六景二期)、橫縣六景風電場、賓陽和鑫標準廠房項目等8個重大項目集中舉行開(竣)工活動,其中開工項目6個、竣工投產項目2個,總投資約213.8億元。
地鐵4號線貫通五象新區(qū)全程設19個站
南寧軌道交通4號線一期工程開工儀式在五象大道站項目現場舉行。4號線一期工程是邕江南岸東西方向的骨干線,工程線路西起南站大道站,經洪歷路、那洪大道、五象大道、聯合路到達龍崗站,全長24.6公里,均為地下線,共設19座車站,其中換乘站4座,自西向東分別為與5號線換乘的壯錦大道站,與2號線換乘的大沙田站,與3號線換乘的五象大道站,與8號線換乘的龍崗站。作為3號線和4號線的換乘站,本次先開工的五象大道站設計為地下三層14米島式車站,車站采用T字型換乘,其中3號線在上,沿凱旋路南北向敷設;4號線在下,位于五象大道與凱旋路交叉口西側,沿五象大道東西向敷設。4號線一期工程主要位于五象新區(qū)內,貫穿了五象新區(qū)各區(qū)域組團,工程建成后將能把五象新區(qū)規(guī)劃的各個片區(qū)有機的串聯成一個整體,并通過與2、3號線的相互配合有效地將各個片區(qū)與江北建成區(qū)快速銜接。通過建設將基本形成城市軌道交通 “兩縱兩橫”的骨干網,從而實現南寧市城市總體規(guī)劃中提出 “提升江南、重點向南”的城市發(fā)展方向,對進一步推動五象新區(qū)的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及深遠影響。
南寧首條BRT線路將于2017年建成
南寧市快速公交(BRT)試點工程作為南寧規(guī)劃建設的首條BRT線路,以南寧火車站為起點,以南寧東站為終點,由朝陽路、人民東路、民主路、長堽路、長虹路、站北七路等六條道路組成,全長約11公里。設置16對BRT標準站臺(不包括火車東站北廣場地下站),平均站距680米,總投資約9.3億元。本次開工地點為長虹路東段(廂竹大道-鳳凰嶺路)、本BRT線路第15個BRT站即長虹翠竹路口站(B15站距離火車東站北廣場約2公里)。本項目合同工期16個月,預計2017年4月底前建成并投入運營。南寧市快速公交(BRT)試點工程是國內首條采用PPP模式實現投資建設運營一體化的BRT項目,也是廣西第一個采用PPP模式投融資的城市公共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本項目在設計上,是國內首條實現高鐵、地鐵和快速公交無縫銜接、“錯位+對開”路中式混合站臺形成的BRT走廊,站臺建筑融入民族特色文化,將BRT試點工程打造成匯集壯錦元素的錦繡長廊。
威寧·鄰家龍崗東廣場正式開工建設
當天,在五象新區(qū)還舉行了威寧·鄰家龍崗東廣場項目和平樂村農民安置房項目奠基儀式。威寧·鄰家龍崗東廣場項目是根據市委、市政府加快城市建設和完善社區(qū)公益性配套服務設施網點布局,參照新加坡鄰里中心模式,圍繞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康、樂、養(yǎng)”7大方面,為滿足社區(qū)生活剛性需求而開發(fā)建設的集社區(qū)公共配套服務、醫(yī)療衛(wèi)生和商業(yè)設施為一體的新型城市綜合體。項目位于五象新區(qū)步云路南側,毗鄰龍域香醍半島居民小區(qū)和邕寧高中新校區(qū),規(guī)劃總占地11321.25平方米(折合16.98畝),計劃總建筑面積53796.84平方米,計劃總投資約2.2億元,建設內容包括管理中心、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社區(qū)文化體育中心、生鮮超市等公共配套設施,計劃2017年年底竣工。項目建成后,將輻射周邊1.5公里區(qū)域半徑,服務2.5萬居民,在進一步完善五象新區(qū)公共配套服務的同時,對擴大勞動就業(yè),增加地方稅收,搭建融資新平臺,便民生產生活,優(yōu)化城市建設等方面作出積極貢獻。
此外,位于五象新區(qū)平樂大道以東、利華路以南的平樂村農民安置房項目,位于青秀區(qū)天合路北面的南寧市美斯達礦山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年產1500臺(套)履帶移動式破碎篩分設備項目,橫縣大浪風電項目(六景二期)開工儀式、賓陽和鑫標準廠房項目也于當天分別舉行開工儀式,橫縣六景風電場項目舉行竣工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