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冰箱、彩電、洗衣機嗎”在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鄉(xiāng)求修苗寨,第一書記莫文壽走進村民戈彪的家里時,邊看邊問道。連日來,融水苗族自治縣1300多名黨員干部組成了精準識別工作隊,奔赴苗家侗寨,對全縣3130個村民小組的農戶進行精準識別評估,為下一步精準扶貧打基礎。
這是廣西開展精準識別工作的一個縮影。近日,廣西全區(qū)20多萬名干部進村入戶,在2014年建檔立卡的基礎上對貧困村、非貧困村貧困人口進行精準識別,并要求在明年1月15日前完成精準識別工作。
自治區(qū)新近下發(fā)的《精準識別貧困戶貧困村實施方案》對貧困戶、貧困村的識別程序進行了詳細規(guī)定。貧困戶識別程序包括宣傳動員、入戶調查評分、核實匯總分數、審核確定貧困戶、貧困戶建檔立卡等方面;貧困村識別程序則包含了貧困村和自然村(屯)信息采集、信息審核以及建檔立卡等內容。入戶調查貧困戶往往需要考慮多個方面因素。為確保識別精準,自治區(qū)統(tǒng)一印制了《精準識別入戶評估表》等材料,工作隊員入戶調查后,要在表格上逐項評分,并經戶主簽名確認。
記者了解到,評估表格的分類非常細致,全面考慮到被調查對象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住房、家電、讀書情況、健康狀況等內容,并合理設置分值。例如,表格中的“住房”指標分為房屋結構、裝修情況和人均居住面積三大類,房屋結構又細分為磚混或純木結構(含在建)、磚木結構、土木結構、木瓦結構、危房或無房等小的類別,分值分別為18分、12分、8分、4分和0分。
內容細化的評估表格也要求工作隊員熟練運用貧困戶識別方法,確保實際操作準確無誤。為此,自治區(qū)總結了一套較為可行的辦法——“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議”,并對工作隊員進行扎實培訓。
“一進”即工作隊員入戶與戶主及其他家庭成員進行交流,了解家庭情況、生活質量狀況、子女讀書情況、家庭成員健康情況等;“二看”為看住房、家電、農機、交通工具、水電路等生產生活設施,看農田、山林、種養(yǎng)等發(fā)展基礎和狀況;“三算”要求工作隊員算出農戶收入、支出、債務等情況;“四比”為與本村屯農戶比住房、比收入、比資產、比外出務工等情況;“五議”則為議評分是否合理,是否漏戶,是否弄虛作假,是否拆戶、分戶、空掛戶,家庭人口是否真實等情況。自治區(qū)要求,村民小組和村委會分別召開評議會,對入戶調查評分情況進行評議,并對結果進行公示。
為了嚴格把關、進一步杜絕“有房有車還成了貧困戶”等現象發(fā)生,廣西要求把公示后的貧困戶名單送至縣(市、區(qū))公安、國土、房產、工商等有關單位進行農戶財產檢索,核查農戶擁有房地產、車輛、開辦公司等情況,對擁有上述財產的農戶直接剔除。
自治區(qū)強調,廣西將建立責任可溯追查機制,按照誰調查、誰登記、誰審核、誰負責的工作原則,對精準識別貧困戶工作中的存在問題進行追責。凡工作不認真、敷衍了事造成識別不準的,對相關單位和責任人進行通報批評;凡弄虛作假、違規(guī)操作的,視情節(jié)輕重,給予相關責任人黨紀、政紀處分。對走過場、工作不負責任,造成重大差錯的,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廣西精準識別工作的時間表已經列出——10月20日前完成動員及培訓,11月20日前完成入戶調查評分,11月25日前完成“兩評議一公示”,11月30日前核實匯總分數,12月7日前完成公示公告,12月31日前完成信息采集,2016年1月15日前完成數據審核錄入。
“斷不可為了按時完成任務,犧牲工作質量。”自治區(qū)常務副主席唐仁健表示,要嚴格按照規(guī)定程序進行識別,決不能合并步驟、刪減程序,該評議的評議,該審核的審核,該公示公告的要公示公告,并接受各方面的監(jiān)督和群眾投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