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99中文在线视频,亚洲乱码一区二区

<center id="oiowi"><dd id="oiowi"></dd></center>
  • <tbody id="oiowi"></tbody>
  • <center id="oiowi"></center>
    <dfn id="oiowi"><dl id="oiowi"></dl></dfn>
  • 2017-09-25 08:48:41 廣西日報

      

      螺螄粉

     

      

      漫畫/許長江

     

      

     、贉蕚浒l(fā)往外地的袋裝螺螄粉。

     

      

      ②螺螄粉生產企業(yè)的包裝車間。卿要林/攝

     

      岑 琴 何繼權

      1 螺螄+米粉的創(chuàng)意

      2016年12月5日,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柳州美食聯(lián)盟、螺螄粉協(xié)會會長倪銚陽作為柳州市先進個體戶代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說起與領導的會面,倪銚陽記憶猶新:“我膽子大點,別人用一只手和領導輕輕握,我用雙手握。”領導停下與他親切交流:“你是哪里人?做什么的?”倪銚陽自豪地回答:“我來自廣西柳州,是賣螺螄粉的!”

      倪銚陽與螺螄粉緣分不淺。1987年,他開始擺攤賣炒螺、煮螺、螺螄煲。柳州人特別喜歡吃螺螄,他每天可賣掉上百斤螺螄,“搭幫”賣的螺螄粉也特別受歡迎。到2003年,他做起“味之坊”螺螄粉連鎖店,隨后也加入生產袋裝螺螄粉的行列。

      目前,柳州螺螄粉行業(yè)正處在一個名氣和產量的爆發(fā)期,袋裝螺螄粉的銷量非;鸨绕涫腔ヂ(lián)網上的銷量非常高,有超過1500家店鋪銷售螺螄粉,其中銷售量最大的店鋪月銷量突破6萬包,平均每天銷售2000包,是名副其實的“網紅”。這與柳州市政府的助推分不開。從2011年開始,柳州市政府大力助推“螺螄粉進京”,一炮打響螺螄粉的名氣。之后,借助互聯(lián)網平臺,袋裝螺螄粉暢銷全國甚至世界各地。柳州螺螄粉這個地方小吃正成為柳州新的產業(yè)項目,朝著百億年產值的目標邁進。

      據專家考證,數萬年前的柳州白蓮洞人就有吃螺螄的習慣。白蓮洞博物館的古人類遺存中,堆積著厚厚的螺螄殼,尤其是殼尾被敲掉的痕跡,說明遠古的“柳州人”就嗜吃而且會吃螺螄。不過,直至1970年代末,柳州的螺螄小吃還是以煮螺為主,5分錢一碟,上不得臺面。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柳州涌現(xiàn)出大量個體戶,他們大多從事門檻低的米粉生意,早餐夜宵都有米粉飄香。個體經濟的一大特點是自由競爭,想在競爭中立足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當時,夜市上賣得最多的就是螺螄和米粉,一些食客在吃米粉時,有意或無意加點鮮辣的螺螄湯,攤主發(fā)現(xiàn)商機,開始嘗試用螺螄湯煮米粉,大受食客歡迎。夜市攤主們有樣學樣,慢慢“熬”出了螺螄粉的雛形。

      “愛民螺螄粉”老板唐彥鴻當年常常推著三輪車到夜市擺流動攤點賣螺螄。為了解決晚餐,他總會隨身帶一些米粉,餓的時候就泡在螺螄湯里吃,再加上一些青菜、花生等配菜。后來,他嘗試著賣這種“螺螄湯+米粉”,生意慢慢興旺,做成了柳州最早的螺螄粉品牌之一。

      誰是首創(chuàng)者也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螺螄粉如今打出了名氣。柳州螺螄粉的歷史,與中國的改革開放同步,見證了個體經濟從無到有,從小本經營到大規(guī)模工業(yè)生產,走向全國甚至世界的歷程。

      2 螺粉+技術的探索

      上世紀90年代初,改革春風勁吹八桂大地,柳州的螺螄粉產業(yè)有了質的飛躍。

      “黃氏真味”是柳州知名的螺螄粉連鎖品牌之一,老板黃祥端早年在市中心的映山街擺攤,沒有固定門面,為了便于回頭客辨識,她給自己的粉攤隨便起了個名字——“黃記”。一次和一位老顧客聊天,老顧客提醒她:你趕快去注冊名字,這樣別人到哪里都認得你!于是,市面上便有了“黃氏真味”這個螺螄粉品牌。

      2006年,黃祥端在兩面針大廈下開了一家店,用的桌子類似于肯德基、麥當勞用的,檔次比地攤高出許多。2008年,柳州市商務委聯(lián)合媒體搞了首屆螺螄粉大賽,“黃氏真味”螺螄粉拿回了一個三等獎。也是在那時,一些打出名氣的螺螄粉店紛紛開了分店。

      不久,有人來找黃祥端談加盟,想用她的牌子開連鎖店。來人想在貴港開店,黃祥端為此專程到貴港考察,幫對方談租金、傳技術、搞培訓。后來,對方打了退堂鼓,黃祥端果斷決定自己做,半年時間里就在貴港開了11家連鎖店,打開了知名度。如今,黃氏螺螄粉在區(qū)內外已有70多家連鎖店,規(guī)模越來越大。

      柳州人的鄉(xiāng)愁里有著濃濃的螺螄粉味兒,人在外時,總惦記何時能吃上一碗家鄉(xiāng)的螺螄粉;人一回到柳州,總愛在街頭吃一碗螺螄粉才回家。一些人從中嗅出了商機,借助互聯(lián)網的便利,開始在淘寶網上銷售“打包螺螄粉”。因為技術不成熟,早期的“打包螺螄粉”只是簡單地將粉和配料分開密封包裝,螺螄粉湯料的保質期短,不能久留,無法寄出太遠。

      “柳全”螺螄粉老板謝宗華、嚴振華、易翔在研制螺螄粉料包時,最初是做鹵水湯包,但在郵寄過程中鹵水包容易被壓壞,于是又改成研制粉末料包。但顧客試吃后反映,粉末料包“沒那個味”,于是他們繼續(xù)改進。從2008年至2010年,反復嘗試了3年,才有了今天的成品。

      “螺狀元”老板賈德法在研制過程中發(fā)現(xiàn),袋裝螺螄粉和平時攤店里的螺螄粉不一樣,袋裝螺螄粉的湯料味道要更“重”,才能保證沖泡出正宗的味道。但具體怎么個重法,他們經過無數次反復調試才掌握了配方。此外,米粉生產也是袋裝螺螄粉的一大難題,要容易煮熟,不失口感,又要延長保質期,光是米粉的含水量就讓各商家絞盡了腦汁。“螺狀元”與四川大學食品工程系團隊合作,歷時5個月,成功推出保質期為6個月的螺螄粉。這讓他們搶先一步占領市場,成為同行的領軍人物。

      就這樣,從2008年至今,“打包螺螄粉”經過一批又一批商家的努力,解決了一個個難題,通過電商平臺、物流快遞,進入了柳州之外的千家萬戶。目前,柳州市獲得生產許可證的袋裝螺螄粉廠家已達20家,一些知名品牌的日生產量都在3萬至5萬包左右。

      3 中國+世界的市場開拓

      2016年1月26日,柳州螺螄粉產業(yè)園在魚峰區(qū)洛維工業(yè)園開園,首批7家企業(yè)簽約入駐。此舉標志著柳州螺螄粉產業(yè)進入規(guī);、標準化發(fā)展階段。柳州螺螄粉產業(yè)園建有4棟標準廠房,建筑總面積約6.5萬平方米,目前園區(qū)第一期計劃投資8000萬元,投產當年預計可實現(xiàn)4億產值,前景不容小覷。

      “螺狀元”螺螄粉在陽和工業(yè)新區(qū)中小企業(yè)二區(qū)落戶一年多,目前5000平方米的廠房對日產5萬包螺螄粉而言,已顯得有些局促。他們最初是靠人工包裝,后來研發(fā)了湯料、配菜、米粉的包裝、消毒自動化生產線,如今生產設備已經升級到第四代,效率比原來翻了一番。為了擴大生產,他們已打報告向市政府申請,獲批了1.2萬平方米的新廠房,今年年底可以搬家,屆時產量會再上一個臺階。

      2015年,柳州螺螄粉上榜“廣西最具影響力十大特產”“廣西最熱電商產品”,螺螄粉全國門店超過5000家,電商超過1500家,袋裝螺螄粉在網上日銷售量達6萬多袋,在米粉特產類銷售量排名第一,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堪稱“八桂第一粉”。

      在政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持和“互聯(lián)網+產業(yè)”持續(xù)強勢拉動效應下,柳州市商務委制定了一項關于加快柳州螺螄粉產業(yè)化發(fā)展的實施方案,力爭到2020年,將柳州螺螄粉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螺螄粉餐飲連鎖企業(yè)達到50家,營業(yè)收入超過50億元;規(guī)模以上生產企業(yè)20家以上,總產值達50億元,實現(xiàn)稅利2億元以上。

      2017年1月13日,柳州市第一單出口貿易——柳州螺螄粉出口美國,5萬包柳州螺螄粉通過中國海關正式發(fā)往美國,開啟了柳州螺螄粉邁向全球市場之路。

      目前,柳州市螺螄粉行業(yè)協(xié)會有會員近百家,形成抱團發(fā)展的局面。對于螺螄粉未來的發(fā)展,會長倪銚陽信心十足:“螺螄粉行業(yè)除了銷售,還可以在文化上做文章,可以建設螺螄粉觀光產業(yè)園、螺螄粉商學院,可以拍螺螄粉題材的微電影,這樣才能把柳州螺螄粉名頭打得更響、推得更廣。”

    編輯:芝洲莫魚  作者: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