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靈大峽谷
通靈大峽谷位于靖西縣城東南部32公里的湖潤鎮(zhèn)新靈村,古龍山水源林自然保護區(qū)的南端,由念八峽、銅靈霞、古勞峽、新靈峽、新橋峽組成,總長10多公里。念八河從古龍山脈緩蜒而下,依次穿越五個峽谷,流入湖潤臺地。每個峽谷內薈萃了舉世罕見的特高瀑布群、洞中瀑布、地下暗河、峽谷溪流、洞穴奇觀、古石壘、古懸葬、原始植被等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
景區(qū)簡介
通靈峽,1998年4月由靖西商會凌樹明、黃豐正、覃海龍、曾德銓開發(fā),位于大峽谷南端,是一個長方形全封閉式的峽谷,長約1000米寬200多米,深300米,猶如地球突然裂開一條縫,狹長而深邃。峽谷內密密匝匝的長滿了原 始古樹,四周刀削般的懸崖絕壁,也旁逸斜出的長滿了婆娑多姿的樹木。滿谷蒼翠,澗水潺潺,整個峽谷彌漫著沁人心脾的靈氣。
這里薈萃了兩千多種植物,其中有許多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有出現(xiàn)在侏羅紀時代(距今一億八千萬年)與恐龍同時生長的桫欏、觀音蓮子座蕨類植物和金絲李、蜆木、潤楠、桄榔樹、火焰樹等珍稀植物。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印政、張憲春教授一行5人考察后作了權威性的評價:“除西雙版納外,這里是植物種類最多的地方”。據(jù)地理學家考證,這峽谷原是個盲谷,由于地質運動的影響,盲谷頂部陷落,形成一個大天窗,峽谷兩邊山崖還保留盲谷特有的拱形,拱形懸崖上凌空懸著姿態(tài)各異的鐘乳石。
入峽谷的小徑從遮天蔽日的枯藤老樹下穿越下墜,宛如一條綠色的隧道通往地心,往下約300米處是古石壘,迎面一堵絕壁擋住去路,近看卻有個洞口。入洞后,竟是一個高100米、寬60米的寬敞的溶洞。深深的洞底水流潺潺,洞頂呈一線天,洞壁及洞頂布滿各種造型奇異的鐘乳石,從Z字形的云梯下到洞底,出洞后是一片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走過長長的一段“枯藤老樹,小橋流水”,眼前便是通靈特高瀑布,高168米,寬30米,是中國西南目前發(fā)現(xiàn)的最高瀑布。
高懸的瀑布宛如一匹巨大的白練飛流直下,發(fā)出雷鳴般的響聲,飄散出漫天白霧,陽光照射,呈現(xiàn)出美麗的彩虹。瀑布左側絕壁是古懸葬處。瀑布跌落處約50米寬的深潭,匯集了峽谷溪流和溶洞暗河,又形成一條巨大的地下暗河流往另一個峽谷成為新的瀑布。暗河入口處四個巨大的溶洞,溶洞深邃曲回,沿石壁云梯往上攀越約30米高時,一條洞中暗流迎面而來,循石壁而下,形成多層小瀑布,清澈透明。第一層瀑布上方洞頂,有碩大的形態(tài)各異的鐘乳石,尤其是石灰?guī)r造就的一層一層田園般的風光更是天工巧奪,令人驚嘆不已。 整個峽谷堪稱“雄、險、幽、奇、絕、美”。著名畫壇大師關山月游后欣然命筆:“通靈寶洞”、“峽谷春深”。
暢游通靈大峽谷的最佳方式是徒步。峽谷四季蒼翠欲滴,順著六級Z形階梯進入峽谷,林木繁茂,遮天蔽日,鵝卵石林蔭道從中穿過。
景區(qū)景點
壯家樓
翠林深處掩人家,青溪畔上傳歌聲。山水含情的通靈大峽谷,孕育了豐富多彩的風土人情。在山環(huán)水繞的游程里,你不僅可以看到壯家桿欄式的典型民居,而且能聽到壯家少女美妙的歌聲。如果你有通靈大瀑布興趣的話,還可以和小家碧玉的壯族少女對唱山歌。小橋、流水、山歌、人家,好一派詩意畫境。
古懸洞葬
通靈大峽谷的奇特景觀之一,就是“古懸洞葬”!肮艖叶丛帷庇置略,即在峭壁懸崖尋找洞穴,將棺柩安置其中。據(jù)史書記載,古越人有崖葬的習俗。這種習俗應視為巢居習俗的連帶反應:活人居干欄,以避瘴癘,死人行懸棺,可望延年。而在風生水起的通靈大峽谷,這種奇特的葬式仍然有跡可尋,令人仰觀稱奇,感嘆不已。
念八峽
念八峽景區(qū)與通靈峽谷連為一體,游客可以在觀賞完單級落差達188米的通靈瀑布后,再穿過念八溶洞,觀賞旖旎的念八峽風光。這些風光有念八溶洞鐘乳石奇觀、念八峽田園風光等。值得一提的是,溶洞內鐘乳石形態(tài)各異,千奇百怪,有“財神送寶”、“送子觀音”等奇觀;而念八峽谷田園似錦,春夏秋冬四季風光美不勝收,壯族民居星星點點,獨具特色。
通靈瀑布
通靈瀑布是中國落差最大的瀑布。瀑布高165米,寬30米,往南約10公里處便可看見德天瀑布。通靈瀑布與別處瀑布不同,它位于一處地縫邊緣,溪流到了地縫的崖頂?shù)湎聛,形?30米的長鏈,夏季時水花飛濺數(shù)百米外,游人難以靠近,冬春季時走到瀑布底下,又發(fā)現(xiàn)瀑布凌空而下遁地而走,來得神奇,去得無蹤。繼續(xù)走600多級階梯,到通靈峽谷中觀賞瀑布,還可看到峽谷內奇異的植被、溪流和山洞,被專家稱為“通靈奇觀”。
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有潺潺的溪流、峻峭的崖壁、神奇的溶洞和幽深的叢林,薈萃了140多個科上千種植物,其中有許多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如出現(xiàn)在侏羅紀時代與恐龍同時生長的桫欏、蓮子觀音座蕨等蕨類植物和金絲李、枧木、潤楠、桄榔樹、火焰樹等珍稀植物。據(jù)悉,當年北京建造毛主席紀念堂時,專家們還特意地下河到通林峽谷選擇了火焰樹、梧桐樹等4種珍稀植物,千里迢迢運到北京,作為紀念堂的風景樹移種。
相關傳說
通靈大峽谷的谷口隱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這些石壘墻是古人留下的遺址,石壘墻后面有一個深約60米的洞,據(jù)民間口碑流傳,這里就是北宋年間壯族首領儂智高的一個營盤,營盤內的洞稱為藏金洞。據(jù)說儂智高在昆侖關被狄青打敗后,帶著無數(shù)的金銀財寶,撤退回來,其中把十八擔黃金藏在這個洞里,故被稱為藏金洞。在附近一帶的群眾自古以來就流傳著這樣的一首民謠“山對山,巖對巖,找到藏金洞,兩廣吃不忘”曾有不少探金者來到這里,但因森林茂密找不到山洞無功而返。國家旅游局副局長孫鋼到靖西視察 這里還橫臥著一塊巨型斷石,重達數(shù)千斤,據(jù)說儂智高兵敗到此,但他不甘沉淪,每天在盤營里練功,以圖東山再起,經過三年的苦練,三年的研習,三年的準備,功力達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為了鑒定其功力,需要找實物演示一下,但在深山里哪能找到合適的演示對象呢?一日他看到洞旁邊那根渾圓屹立,堅固無比的大石柱,一時心血來潮。這不是很好的演示對象嗎?他站在石柱旁,運起功力,向石頭猛擊一掌,只見到飛沙走石,聲如悶雷,4米多高的石柱竟被他一掌擊成兩段,橫在洞里,斷石成為通靈峽谷的一個景觀。